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王继怀:善溪江风情
    王继怀:善溪江风情
    • 作者:王继怀 更新时间:2025-09-25 07:09:16 来源:新民晚报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273


    故乡因资江的一条小支流善溪江而得名。这个名字到底存在了多长时间,县志上或许有记载,或许没有,因为它太小,在世人眼里微不足道。名字的来源我不清楚,村里的老人也说不太清楚,但有研究梅山文化的学者表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是“乌托邦”,就位于善溪江的上游。

    家乡没有可引以为傲的乡邦文献,也无名人可借重,但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保存着自然界最原始的青山绿水,还有清新的风;这里有山羊揽胜、红岩山、塘鱼石等奇观,有三江米酒、梅兰豆腐等美食;这里山高林密,田野里到处生长着野菜,香椿、竹笋、蘑菇……喝善溪江水的山里人,善良、淳朴、勤劳、坚强,也很豪爽、好客。体现在餐饮文化上,就是大多农家都蒸米酒,有酒缸,在餐桌上很少见到碟子,全是大碗大钵。

    善溪江的水不深,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善溪江里玩耍。带上玻璃瓶,拿上小簸箕,在河边挖沟引水,翻遍鹅卵石捉鱼虾、抓螃蟹。一群群皮肤晒得黝黑的小男孩在河里游泳,一会儿仰游,一会儿蛙泳,一会儿又钻入水底,也有的在浅水里练狗爬,还有的站在河岸的岩石上学跳水……激起的水花伴随着阵阵欢笑声、吵闹声构成一幅灵动的画卷。在水中玩耍够了的孩子们,爬上岸来不及穿上自己的裤头,光着身子在树林里、竹林里你追我赶,或是躺在草丛里打滚,或是爬到树上抓蝉、掏鸟窝……山里的孩子胆大,还敢抓蛇,要不是山高林密,蛇还真会被孩子们赶得没地方跑。孩子们尽情地疯耍,早已忘了还有放牛、砍柴、割猪草的任务……

    记忆中,小河边有一条小街,街虽细瘦却很是热闹,附近三县的乡亲们都来赶集,有来买日常用品的,也有来买一两斤仍带着温热的新鲜土猪肉改善生活的,还有借赶集来会老友的,当然也有来相亲的……岁月悠悠,脚步声从古早响到现在。以前小河上是木板桥,如今已是水泥桥了;以前印满牛蹄印的泥巴路,如今已是宽敞的硬化公路了;河两岸一排排新修的楼房,门前还停放着小轿车,屋里不时飞出欢声笑语……善溪江日夜不停地流向资江,再经长江奔向大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善溪江每天也都是新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