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被秦国俘虏又送回晋国以后,自己深感在晋国的威信降低,恐怕大臣百姓不再敬服他,而去依附他的哥哥公子重耳,就暗下决心,想派人到翟国去刺杀公子重耳。
这件事被晋惠公旁边的内侍听到,偷偷地告诉了国舅狐突。狐突的两个儿子狐毛、狐偃一直在翟国跟随公子重耳,他当即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连夜送往翟国。
当时,公子重耳正在和翟国国君在河边打猎,只见一个人飞快地闯了过来,声称有国舅家书求见狐氏兄弟。
狐毛、狐偃两兄弟预感国都发生了重大政事,立即警惕起来。那个使者也不说话,快速地呈上书信,又磕了一个头,转身就往回走了。兄弟俩更加疑惑,赶紧打开一看,只见书信中写道:“主公阴谋刺杀公子重耳,已经派人限定三日内动身,你们兄弟俩尽快禀告公子重耳,快快保护公子重耳逃到外国去,千万不要拖延,以致杀身之祸。”两兄弟慌忙把书信给公子重耳看。
公子重耳已经在翟国住了十二年,认真地观看了书信,沉默了一会,轻声地说:“我们已经在外住了十几年,妻子孩子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想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狐偃说:"我们当初到翟国来,目的不是要在这里安家,而是要图谋晋国。因为这里距晋国距离比较近而且容易到达国都,所以暂且在此歇脚。现在来了很长时间了,正好应该转移到大国去。他们这次来刺杀,也算是老天促使你赶快走吧。”
公子重耳问:“要去哪个国家好呢?”
狐偃说:“齐桓公虽然老了,但是霸业还在。他体恤诸侯,选用有贤能的人,我们为何不去齐国呢?如果晋国发生变故,可以凭借齐国的力量,来图谋晋国。”
离开翟国的时候,重耳对妻子说:“晋国国君要派人来刺杀我,为了避免遭到毒手,我马上要离开这里,赶到远方的大国去,到那里想法结交联合秦国楚国,为将来再回晋国进行谋划。你要尽心抚育我们的孩子,如果二十五年以后我还没有回来,那么你才能改嫁别人。”
妻子听了重耳的话,笑着说:“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不敢留你。我今年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我也该老了,怎么还能嫁人呢?我当然要照顾好孩子,你不要担心。"
这时,有人报信说刺客已经来到。重耳来不及收拾行装,就与狐毛、狐偃两兄弟步行走到城外。有随从准备了一辆牛车,赶上来让他们乘坐。他的心腹亲信赵衰、先轸、介子推等人听到报信,都来不及乘车,急匆匆地步行赶了过来。
公子重耳看到掌管钱财的头须不在,就问他们:“头须怎么没有赶来?”
赵衰、先轸互相看了看,没有说话。有人说:“头须把所有的钱财都拿走逃跑了,不知去了哪里。”
重耳离开了家,又没有钱财,心情非常愁闷。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哪里还能回头,只能赶紧上路了。
公子重耳一行首先到了卫国。
重耳与卫文公都是周王室姬姓的后代,想不到卫文公看到重耳流亡在外,不但不接待,还嫌麻烦多事,让守城门的士兵不准他们进城。
重耳心中恼怒,赵衰劝慰说:“蛟龙失势,和蚯蚓一样。公子现在逃难期间,暂且包容隐忍,不要无谓地责怪别人。”重耳他们无奈地离开了卫国。
这一天,重耳一行没有吃上早饭,忍着饥饿向前赶路,一直过了中午,走到了五鹿这个地方。饥饿难耐的重耳看到有几个农夫在田边吃饭,就叫狐偃向他们讨点饭食。
一个农夫问狐偃:“你们从哪里来呢?”
狐偃说:“我们是晋国人,车上坐着的是我们主公。因为走得路远,我们没有粮食了,乞望你们能给点饭吃。”
那个农夫笑着说:“堂堂男子汉,自己没有钱,却向我们要吃的?我们都是庄稼人,吃饱饭才能锄地,哪有多余的饭给别人吃呢?”
狐偃苦笑了一下,说:“即使不给饭吃,乞求给个盛饭的器皿吧!”
一个农夫玩笑着捧起了一个土块,递给他说:“这个土块送给你吧,可以用他做盛饭的器皿。”
狐偃生气地用手指了指那个农夫,气急败坏地回来向重耳报告。重耳大怒,认为受到了戏弄和侮辱,要去鞭打那些农夫。
赵衰赶紧劝阻说:“公子息怒!得到饭容易,得到土难啊。土地代表社稷,这是上天借农夫的手给你送泥土,是将要得到国家社稷的先兆。你为什么发怒呢?你应该下车拜受土地才是啊!”
重耳见赵衰说庄重,就依照他的话,郑重地下车拜谢,捧着土块放到车上,继续前行。
他们又走了大概十多里地,大家饿得实在没有力气继续赶路,就坐在树下休息。重耳更是又饿又累,头枕着狐毛的腿躺着休息。
狐毛说:“赵衰还有一点稀饭,暂时走在后面,我们等等他。”
魏犨曰:“虽然赵衰还有一点点稀饭,但是也不够他一个人吃的,料想也没有余下的了。”
大家看到野地里有野豌豆苗,都去采摘了一些,拿回来煮着吃。重耳喝了几口菜汤,味道苦涩难咽,实在吃不下去。
忽然,介子推手捧着一碗肉汤,一扭一扭地走过来送给重耳。
重耳闻到肉汤的香味,这才吃了下去,还夸味道鲜美。吃完以后,他才疑惑地问道:“咦!在这个地方,你从哪里弄来的肉呢?”
介子推说:“这是臣大腿上的肉。臣听说孝子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服侍父母,忠臣宁可杀身也要服侍君主。现在公子缺乏食物,所以臣就割下大腿上的肉来让公子能吃饱肚子。”
重耳听了,流着泪说:“我这个逃亡的人,连累你们太多了啊。以后怎么才能回报你啊?”
介子推说:“但愿公子可以早日回到晋国即位,来成就臣等辅佐公子的忠义。臣岂敢希望有什么回报呢!”
过了很久,赵衰才跟了上来。大家都问他怎么这么走得这么慢呢。
赵衰不好意思地说:“我被灌木荆棘刺伤了脚,疼痛难忍,所以不能跟上大家。”他一边说一边把竹筒拿了出来,把稀饭献给重耳吃。
重耳看着竹筒里的稀饭,怜惜地说:“你难道不饿吗?为什么自己不吃呢?”
赵衰说:“臣当然饿啊,但是怎么敢背着主公,自己偷偷地吃呢?”
重耳马上把竹筒里的稀饭赏赐给赵衰。
赵衰又去往竹筒里加了一些水,重新拌均匀了,分给大家一起吃。
重耳看着忙活的赵衰,又佩服又感叹。就这样,重耳一行在路上边走边找食物,饥一顿饱一顿,慢慢地赶到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