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9-06-19 08:51:33
李胜灵:鲁院的拴马桩
阳春三月,已届不惑之年的我辞亲别友来到北京,怀着怯怯却又期待的心境,从充斥着市井喧嚣的街道踏进鲁院。抬眼望去,一树盛开的玉兰迎立园中,心内即生远离尘嚣的代入感。移步前行,与玉兰树相对的是锦鲤游弋其间的一池碧水,萌着新芽、枝条倒映水面的垂柳斜倚池畔,主楼迎面是一...
[阅读全文]
2019-06-19 08:50:01
赵华:经典与光芒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是以儿童为阅读主体并且专门为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对儿童的年龄界定中外各国有所差别,但总体上不会超过18岁这个上限,也就是说哪怕是广泛意义上的儿童也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受制于此,儿童文学作品的视角应该是儿童的,它也应该反映儿童的情感、经历、生活以及儿...
[阅读全文]
2019-06-14 11:56:37
黄海:野马
狭隘的山谷里,暴风雪还在延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只知道前方尽是一片皑皑的白雪,无边无际。野马群的身影依稀可见,不时扬起一片如尘的雪花,向前奔驰,因为它们知道,前方就是生存的希望。它,一匹小马驹,迎着风雪前进。寒风撞在身上,寒冷让紧绷的肌肉微微发颤。它们已...
[阅读全文]
2019-06-13 11:14:38
老秋:景德镇的美食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走遍大江南北,每个城市每片区域总有些美味佳肴令人垂涎三尺。比如北京烤鸭、德州扒鸡、兰州拉面、重庆火锅、西安羊肉泡馍。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描绘得淋淋尽致。既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景德镇的美味佳肴,同样吸引八方来客、可以娓娓道来。“...
[阅读全文]
2019-06-12 08:29:41
朱航满:“汪迷”闲话
苏北的散文集《汪曾祺闲话》收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曾答应为这本文集写一篇《闲话的闲话》,不料竟一拖再拖。之所以当初想写篇《闲话的闲话》,乃是这本《汪曾祺闲话》其实与我还是有一点关系的,故而有一些点滴的素材可来作文说说的。记得两年前的一个冬日,我正在单位值班,时...
[阅读全文]
2019-06-11 08:14:50
王思发:牛位的嬗变
在昂起头看天,帽子几乎落地的深山峡谷,俺家前前后后喂养过,好几头膘肥体壮的水牛宝宝,个个长得很系威风。头上长着像小撅子一样的两个特角,毛茸茸的耳朵灵活地摆动。脸上长着铜铃大的眼睛,油光的鼻子上穿了一个铁环,环上系着绳子。它在美美地体验了,在耕田里由主角,嬗变为...
[阅读全文]
2019-06-10 08:46:38
刘小笨:分不清的回路
一、回乡再一次走在二郎庙村的时候,我第一次惊异地发现这个村子竟然风景如画。用手机随手而拍的村庄,处处都是青翠可人的树木。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还要时隔几年才会回来一次,或者,我甚至不确定还会不会再回到这里。一路往寺姑河边我家的老房子进发。曾...
[阅读全文]
2019-06-10 08:42:38
王思发:舌尖的变奏
在漫山遍野被锄头挖得红彤彤,遭镰刀割到亮晃晃的难忘岁月里,俺的舌尖,亦步亦趋地历练了猪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优的变奏,使鄙人百感交集,肺腑之言,油然而生:倘若离开了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梦的强有力引擎,注定系一辈子的心头之痒。学生时代的舌尖,猪肉...
[阅读全文]
2019-06-05 08:43:03
艾云:张欣的秩序感
在我与张欣的交往和对她小说的阅读中,常常感到的是她均衡的秩序感。她的秩序感,犹如苍穹之间翩飞的鸿雁那井然的排列;犹如在时间淘洗中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力量;犹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因果中的本质之解。对于这些,她又能娴熟运用生动鲜活的手法,在叙事和摹状中,隐曲...
[阅读全文]
2019-06-04 07:57:06
周俞林:从文达境化世情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干什么事都有瘾,喝酒是一种瘾,吃烟是一种瘾,爱书看书也是一种瘾。”于我而言,读书也是最大的瘾。一床明月半床书,在平淡的生活中悠闲读书,偶尔散淡写作,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乐在其中,这也是我的日常生活状态。近年来,研究沈从文的书又成了我...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