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7-09-21 04:17:22 刘国林:回忆玩鹰时
    我在少年时代,曾经跟赵大叔捉鹰,驯鹰、放鹰达五年之久。可以说,玩鹰既要有耐性,也得以心换心,若不然,鹰才不和你交朋友呢。鹰的眼睛呈金黄色,羽毛呈灰色,羽毛顺体生长,在皮肌的作用下,羽毛可松弛放开,可收紧裹体。一龄鹰羽毛后背呈灰色,花纹不明显。从胸部至尾部呈灰白...   [阅读全文]
    2017-09-20 08:47:33 娄炳成:梦回宋朝
    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值得称道的朝代,也是一个最不幸的朝代。这个朝代,有史家肯定的辉煌灿烂,有士人赞颂的仁政善举,有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科技的进步,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靖康之耻”,倾覆了堂堂帝国,葬送了大好河山,使中原百姓处于连年战火之中...   [阅读全文]
    2017-09-20 08:46:00 沈扬:寻访老榕树
    时隔数十个寒暑,我在岛屿的近海地域又找到了这棵树,一棵有着几百年树龄的南国老榕。站在树前,就像面对一位阔别已久的朋友,仔细打量对方被时光蚀磨了的容颜,心底里反复说着一句话:您好吗?眼前的榕树是有点老态了,不过躯干依然高大挺拔,冠盖虽不如过去繁密饱满,细枝粗干和...   [阅读全文]
    2017-09-19 08:49:11 罗银湖:八爷
    八爷是丹江移民。丹江水库刚动工那年,八爷就和其他几家亲戚一起搬迁到我们村子里来了。那时候我们都还小,根本不懂什么事儿,只是觉得八爷住的房子高高大大,红墙绿瓦,挺好看的。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以为八爷家很有钱,条件蛮好的,所以经常跑到八爷家去玩,想多吃点八爷做的包子油...   [阅读全文]
    2017-09-19 08:47:50 张家传:六片叶子
    我有一个妹妹,她于她四岁那年死了,那年我六岁,那年是1967年。妹妹的死因是“慢性结核性脑膜炎”。妹妹活着的时候特别逗人喜欢。她的小嘴特别甜,看见认识的大人离很远就“叔叔”、“阿姨”地喊着跑过去,叔叔、阿姨总是把她抱起来逗她好一会儿。妹妹整天跟着我,有时我逗她说不...   [阅读全文]
    2017-09-18 09:12:06 黄宏宣:拥抱大树
    朋友,你拥抱过大树吗?那种倾心拥抱大树、亲吻大树的陶醉和幸福,你品尝过吗?前年春天,我和姐姐去为父亲上坟,只见坟框四周光秃秃的,实在有些凄凉,大姐便在父亲的坟前栽了几棵松柏和垂柳,几个月后,我再次去了坟头,因为没有很好的浇水和护理,松柏苗已经枯萎,断裂的树干只...   [阅读全文]
    2017-09-18 09:09:32 万祖波:登山所悟
    今日恰逢周末,难得休息一天。与妻儿商议后,决定早早起床准备,去登攀东山。尤其是在当下这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的季节,放下心中的行囊,放慢行走的步履,放空身上的琐事,以虔诚的态度、质朴的心灵,与山林相伴、与自然亲吻,真的很好。给人舒适、惬意、快乐的感觉,更让人从中陶...   [阅读全文]
    2017-09-18 09:01:32 王同光:花甲之恋
    我俩婚姻的主题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结婚后恋爱,争争吵吵不离不弃。我和我的老伴袁长英结婚,至今已整整60年了。60年称“钻石婚”,我们的婚姻真的比钻石还结实呢!60年来,我们有欢聚的喜悦,有分离的烦恼,有满堂儿女的天伦之乐,有生活重压下的苦苦挣扎,更有晚年相伴的...   [阅读全文]
    2017-09-14 12:06:26 罗里宁:先生杨绛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时,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仙逝,去和丈夫钱钟书先生,女儿钱瑗相会去了,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在天国团圆。这一家人在另一个世界里相聚,是喜是悲,我无从感受,但对于杨绛先生的离去,我心里却感到很痛。我们痛失了一位伟大的学者,痛失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和翻译...   [阅读全文]
    2017-09-13 03:06:02 吕瑞杭:母亲的顶针
    母亲老了,卧床了。她的针线筐搁置在衣柜上,落满了尘土。里面的一些碎布头、缠线板、顶针等也仿佛固定在母亲卧床开始的那个年代。那枚顶针上有了斑斑锈迹,显示着主人许久未动了。那枚顶针虽然生锈,但它却是母亲使用多年的老件东西了。说起顶针,有些年轻人就比较陌生了。因为它...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