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8-04-03 08:49:10 张国擎:南浔的周边
    说南浔,必要先说南浔的周边。南浔在太湖的东南边,紧挨着它的是两个叫七都、八都的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小镇。小镇不出名,但它恰是太湖“三白”最有名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湖水没有污藻类侵害,水质非常好,特别是太湖产的白鱼、白虾、银鱼久负盛名。从交通上讲,从七都、八都...   [阅读全文]
    2018-04-02 08:56:50 黄宏宣:不想说再见
    我有一位朋友,每次和他分手时,他都说“我们不说‘再见!’,就说‘一会儿见!’”。《不想说再见》是白雪的歌,冯小刚作的词,歌中唱到,我不想说再见,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不想说再见,泪光中看到你的笑脸;我不想说再见,心里还有多少话语没说完;我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   [阅读全文]
    2018-03-30 02:10:33 刘江滨:折一枝柳 送君远行
    柳树还是棵文艺树,如同文艺青年,多愁善感,脆弱婉约。柳树同长亭一道成为古代寄寓送别的两大物体,说不得,一说满眼都是泪。</h1>春天来了。最早传递春消息的大略是柳树吧。民谚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当世间万物仍处在冬天的枯涩萧条之时,柳树却冒着严寒抢先报春。河边的...   [阅读全文]
    2018-03-30 01:22:08 念人:在塘猛岭上
    在塘猛岭上,处处都是绿林成荫,深秋的阳光照在晶莹的叶子上,清明亮丽,熠熠生辉,显得生机盎然。三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地方。岭上没有一棵树木,到处都是荆棘丛生,山猪野兽出没,令人望而生畏。如今,走在塘猛岭小道上,到处都是茂盛的树林,往远处望去,隐约看到在漫漫...   [阅读全文]
    2018-03-29 09:27:59 巴漠:走近作家党益民
    人生本来许多情分原有殊定的缘分,现今回首,于我为人为文影响最大的一份师生情谊,便在这种注定的特殊因素里,让我魂牵梦萦,时时于心底闪光,在人生旅途中已然起着深刻而长远的变化,作了前行的动力,让我丝毫不敢懈怠。这份谊缘,正是我的老师——著名军旅作家党益民老师所给予...   [阅读全文]
    2018-03-28 09:24:30 周伟苠:吃茶读书拉家常 ——读陶文瑜散文集《红莲白藕》
    在窗外的积雪一点一点融化的冬夜,坐在温暖的客厅,沏上一壶热气袅袅的绿茶,捧起一本书来实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何况还是品读文瑜兄上周送我的新作《红莲白藕》。青石弄记、点心谱、七八十年代、逢年过节,四个专辑朴实诙谐,不乏机智,犹如品着一顿陶氏特色的苏式文字大餐。</h1...   [阅读全文]
    2018-03-27 08:34:08 远人:博尔赫斯的沙漏和书籍
    在魔幻现实主义横扫拉美和欧洲文坛之时,博尔赫斯始终是一个奇特的另类,既不关心身边发生的文学运动,也不注意二十世纪有什么风云变幻。我们总习惯将一个作家的作品与他的生平联系起来,在博尔赫斯这里,联系中断了。读者很难在他的传记中看到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最热衷之事就...   [阅读全文]
    2018-03-27 08:31:03 段家军:白马河的“社戏”
    一故乡,秋日里唱大戏是最最热闹的。戏场子是天然的,在村西白马河的河滩上,一个能容下十几万人的场地。据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传言,场地有一个传说,说武王伐纣时,这里是西歧和殷商开兵见仗的古战场。当年姜子牙率领的西歧军在此和商纣王决一死战,可后面是白马河,前面是一些不...   [阅读全文]
    2018-03-26 09:57:18 杨德胜:故乡的水
    我的故乡三洞水村,在清江隔河岩大坝上二十里的平洛湖,那里已是一片汪洋,高高的落雁山、马鞍山伸出巨手,把平洛湖高高地捧起。在这里,湖水时而如乖巧少女,挥袖曼舞;时而烟波浩渺,雾纱遮羞;时而汹涌澎湃,万龙奔腾;时而天真地躺在大山的怀抱,沉沉入梦,奏起轻灵的鼾声。顺...   [阅读全文]
    2018-03-23 09:17:06 刘江凯:从历史到当下
    余华对当代文学首先贡献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当代性写作”实验,同时也给所有当代作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命题:当代文学应该如何当代?又该怎样文学?可以夸张一点说,余华的一大贡献是以他的“当代性写作”把当代文学从“历史”拉回了“当下”,并提供了一种文学介入生活的新...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