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7-07-12 01:05:30
林雪儿:一本纪念册里的乐山
经常会兀自想象一个场景:刚入初夏,北京的阳光就有些炽热了,暮年的陈小滢坐在阳台上,看身边失了水分的花瓣打起卷儿,难展摇曳生姿的妩媚。陈小滢心生怜惜,生命如花,灿烂开过,终得接受败了的残酷。八十七年的风刀霜剑,还能挺多久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离母亲越来越近了。她...
[阅读全文]
2017-07-11 08:53:09
叶梅:火塘古歌
哈尼人将一年分为三季。这是他们对人类历法的一大贡献。根据哀牢山区的气候特点,哈尼族将全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每季四个月。暖季来临,正是夏历的早春二月到盛夏五月之间,每逢这个时节,哈尼人就要开始梯田的耕作了,这是他们最繁忙的季节,浸泡和播撒谷种,准备肥料,雨季...
[阅读全文]
2017-07-11 08:46:15
陶韵竹:永恒的夏天
前阵子翻看加缪影集,真真令人惊异。镜头中的作家,融合了鲍嘉式的硬朗与高卢人的修长;穿着考究,比艺术家还要像艺术家。他那些美好绚烂的瞬间,往往捕捉于海滩上、山崖边,与女伴玩耍、狂奔、雀跃,打破了常人对哲学家的固有印象——深居简出,在封闭的书房里挑灯夜读。加缪向来...
[阅读全文]
2017-07-10 09:25:54
段家军:说不尽的金瓶梅——悲催的潘金莲(之四)
火苗子烧起来是很难扑灭的。不论是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还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在潘金莲色诱武松的这一章节上是大同的。而且书中暗示,武松其实是喜欢潘金莲的,用现代的一个字“爱”可能牵强了些,但最起码不反感。一《水浒传》中有个施耐庵老先生最喜欢的人。那就是:...
[阅读全文]
2017-07-10 09:24:07
黄宏宣:公交车上的冷漠
因为上班,我每天坐公交穿梭于城市的南北,天天坐公交,却时常被车上的冷漠所惧怕!也为有些所谓的“城里人、文化人”的虚假和自私的“公交脸”而羞愧,让我倍感诧异!正如影星范伟所说,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前日上午,我刚踏进车门,发觉车里人比较多,就自觉往后走,这时,...
[阅读全文]
2017-07-06 08:45:39
徐绍文:割麦子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东北麦子成熟、收割的时节。上世纪80年代前,暑天要比现在热得多,平平常常30℃左右;进入伏天,最热时会热得人两眼直冒金星。就是在这酷暑难耐的天气里,人们也要去割麦子。因为麦子一旦成熟,就得趁晴好天气抢收回来。倘若收割晚了,就会掉粒...
[阅读全文]
2017-07-04 11:02:08
广子:行走的诗篇
长久以来,在内蒙古以及和内蒙古有关的场合里,我已经习惯地被误认为是一个蒙古人,以至于我一度怀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和一个叫巴特尔或朝鲁的蒙古族小伙儿相好过。这话并非完全是戏言,我的确很像一个蒙古人,不仅是相貌上的,我的生活习俗甚至性情都带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禀赋。我...
[阅读全文]
2017-07-03 09:51:55
老家的牵牛花(二章)
牵牛花又叫喇叭花,在我的老家,牵牛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野花,不经意地散落在路边田头,或者沟堑旁电杆下。草垛上,院落旁,甚至篱笆墙上,你也可见牵牛花蓝色或者红色的影子。一种很平民化的小花,就是牵牛花。它不妖不娆,平实简约,没有繁复堆砌的花瓣,没有袅袅婷婷密密匝匝...
[阅读全文]
2017-07-03 09:50:17
黄宏宣:苦日子,甜甜过
结婚三十年了,昨日,终于送给爱妻一个她心仪已久的钻戒,虽然晚了一点,还小了一些,可妻依然快乐无比,她那满脸洋溢的幸福也让我开心无限。三十年了,我和妻从来没有大声吵过架,偶尔的几次小打小闹也都是速战速决,别人多次问我缘由,我只能说:“想吵,真怕吵不过她而丢脸,不...
[阅读全文]
2017-07-03 09:48:19
段家军:荷塘晚歌
一明月别枝惊鹤,清风半夜蝉鸣,荷花乡里话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部队十几年了,梦牵魂绕的一直是家乡的荷塘和那荷塘中的蛙声片片。许是参军后,一直生活在大都市的缘故吧,每当听到或看到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仿佛自己又置身于故乡的荷塘月色之中。荷塘岸边...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