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05-06 10:47:42 别样的鲁迅
    </H1>  在我的认知世界里,鲁迅就如烟雾一样渺茫、朦胧、可望不可及,从来不曾真正地、彻底地读懂他。就像太在乎一件东西而不敢轻易触碰一样,我一直都不敢轻易地走近他,也不能透彻地理解他高深的思想和伟大的精神,害怕我的浅薄与无知亵渎了他的伟大。  捧着《朝花夕拾》读...   [阅读全文]
    2010-05-06 03:10:42 乡下的小芳:端午杂想
       [阅读全文]
    2010-05-06 02:08:23 李国文:小品三题
    <!--正文内容begin--></H1>  多与少  偶读清人钱泳的《履园丛话》,其卷七《臆论·不多不少》条,很有点耐人思索之处,现抄录于下,以飨同好。  “银钱一物,原不可少,亦不可多;多则难于运用,少则难于进取。盖运用要萦心,进取亦要萦心,从此一生劳碌,日夜不安,而人亦...   [阅读全文]
    2010-05-06 04:53:31 别样的感觉――赏李小明国画展有感
    我虽不是画界人,尤喜赏画出于心。<?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o:p>对于画作,虽然不甚懂其创作的技法,但爱品其意境、观其旖旎和静谧,使心灵得以净化。我之业余生活,最喜读书、写作、听歌,而赏画亦成了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阅读全文]
    2010-05-05 02:09:22 寒亭:看瑶家奏铛
    </H1>  江华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是镶嵌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金三角上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至今还“活态”流传着一个瑶族最古老的文化娱乐形——“奏铛”……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瑶人每年十月旦,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男女之夫家者,男女各...   [阅读全文]
    2010-05-05 02:03:33 李露:一路高歌向北去
    <!--正文内容begin--></H1>  我是个爱唱歌的孩子。  没有太多的音乐细胞,只是因为想唱爱唱,声线不够清澈辽远,感情不够细腻,可是,一直都很真挚。  我向往北方。  没有太多理由,只是因为电视里那一片片裸露的黄土地与那一口儿化音浓郁的北方方言,期待的不太多,却足...   [阅读全文]
    2010-05-03 04:14:25 梦中文学情
    我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小路径直往前走,两边长满高大的刺松树和留着平头的冬青树,一直走到丁字路口处,这时我向小路西边看去视野忽然变得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青的草坪铺满了路西边整个广阔的地面,随之一股淡淡的清香沿着鼻尖慢慢的滑进身体里每一个跳动的细胞,轻轻的闭...   [阅读全文]
    2010-05-03 02:08:29 李新海:黄土高原上的骆驼蓬
    <!--正文内容begin--></H1>  记得小时候,农村很贫苦,生活资料十分匮乏,不但缺吃少穿,就连烧火做饭、烧炕取暖的柴火都很奇缺。生产队分的麦草、麦衣还不够用半年,又没有钱买煤炭,往往在秋季,要起早贪黑的去扫树叶铲草蓬来用以过冬,而铲的草蓬中,最多就是骆驼蓬了。  ...   [阅读全文]
    2010-05-03 02:31:29 流云余锋:公司的大杨树
    每次走过灰场,第一眼远远的就看到了“它”,高大、挺拔、粗壮,像是一个巨人屹立在那里。近了看去却发现它从根部到顶端都布满了一些大小长短不同的裂痕,在躯干上有块约一米多长的疤痕,看上去很是显眼。它总是不分白昼黑夜的时刻守在灰场里,已经长达二十多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   [阅读全文]
    2010-05-02 07:24:42 巴水源:家是爱的港湾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