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1-02-09 04:23:08
对尼采的补充
尼采眼中的美究竟怎样?他在《美与丑》这篇文章写到“如果试图离开人和人的愉悦去思考美,就会立刻失去立足点和根基。‘自在之美’纯粹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尼采认为离开人的“自在之美”是不存在的。但尼采认为美的原型是存在的“然而无法担保,完...
[阅读全文]
2011-02-09 04:15:33
杨云香:奔年
年是一道坎,人们急急火火地、热情地奔着它。有时想,这年啊,像孙悟空后脑勺厚厚的猴毛,揪一撮,吹口仙气,千万个就跑出来,每个都色彩缤纷,藏了千奇百怪的故事,每人一个,呼呼嚎嚎地追吧,过眼成云烟,卷进滚滚红尘,新的年又近了。从前,小孩子盼,有糖吃,放小鞭,锣鼓响看...
[阅读全文]
2011-02-08 05:00:06
李芮:黄昏弥漫的小城
赤峰,这个位于内蒙古偏南方向的塞外小城对于我来说,是遥远又陌生的。八月的一个黄昏,一列轰轰作响的火车和流动的微风一起,把我送到了这里。我是来参加一个煤矿作家的作品研讨会的。活动还没有开始,我便一个人在小城的街上散步。我睁着一双陌生的眼睛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小城,我...
[阅读全文]
2011-02-07 04:00:08
梁君:老屋,快乐与哀伤的乡愁
<!--正文内容begin--> 乡愁,便是那艘可以把我们带回最初的船 长期住在城市里,心始终像一叶浮萍,找不到灵魂的依归,找不到真实的自我,所以经常怀念故乡老屋的情形,总想回去看看,找一点安静的感觉,找一份纯正的乡情。 2010年9月15日上午,突泉的秋天别样的好,阳光...
[阅读全文]
2011-02-07 03:07:47
龙一:四十年前的春节
<!--正文内容begin--> 1971年1月27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初一,我10岁。 腊月二十三今年天暖,年货容易腐坏,邻居们悄声祈求,老天爷可怜穷人,下场雪吧。上午妈妈请了半天假,带着哥哥和我在粮店里冲锋陷阵,抢回来一捧葵花子,一捧花生,几斤只有春节才供应、专门包饺子用的...
[阅读全文]
2011-01-31 06:13:50
吴刘维:绝望游戏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做一根甘蔗,我们所走过的一段段岁月,就是我们所嚼过的一节节甘蔗,在我们眼里,那不过是一堆甘蔗渣子而已,朋友却在我们眨眼之间,让这堆甘蔗渣子还原成了一截甘蔗。朋友是这世上最伟大的魔术师。 一个人有两个人生 人生如同铁轨,一根是白天...
[阅读全文]
2011-01-31 05:07:12
走进沈从文的旧居
也许是缘于自己生长在大山里,对于沈从文的作品竟然是百般的喜爱。许多作家都写关于人生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月光下的人生》、周作人的《雨中的人生》、鲁迅的《梦醒了的人生》、徐志摩的《潇洒的人生》、张爱玲的《都市的人生》等,但独不及我对沈从文的《大山里的人生》来得那般...
[阅读全文]
2011-01-28 03:17:50
幺哥:放排汉子
<!--正文内容begin--> 我的家乡是湘桂边界上的一个楠竹之乡,几十万亩连片的楠竹汇成一个浩渺的竹海。在这片竹海中呈三足鼎立之势地耸立着三座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分别是芙蓉岭、九狮岭、紫金山。在这三座大山的山麓间,几十条清澈的溪流涓涓而出,汇成一条更大的河流,这就是...
[阅读全文]
2011-01-27 04:20:35
惠州西湖想东坡
<!--正文内容begin--> 站在惠州西湖内一块刻有“东坡园”的巨石前,我不禁想念起落难惠州的苏东坡来。 苏东坡,原名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阅读全文]
2011-01-27 04:05:31
杨云香:花大伯子
咱北方乡村的女人才真叫泼辣。洗衣做饭,喂猪打柴,挑肥挖沟,不在话下。吵起架时,拳脚抡圆了,揍出死理来,稍文弱的男人都不是对手。我爱她们,吃着她们喷香的奶水,躺在那充满朝气的怀里,听她们嬉笑怒骂,壮壮地长大,脚步声里攒足了泥土的夯实劲儿。有时,我闭上眼,像过电影...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胡福强:白马河的传说
王锋:油画新疆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路忠强:想劝陶渊明去做官...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名家艺术谈——王超:翰墨伴一生 · ...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胡福强:刻在骨子里的朴实...
莫砺锋:黄州何处觅东坡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魏敬尧:向光而落 向心而生...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