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1-04-29 03:12:07
李愈芸:童年·童谣
<!--正文内容begin--> 童年正赶上“文革”后期,经济凋敝,文化衰微。我们除了背过几段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诗词外,文学熏陶几近空白。倒是一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给了我们少许的精神滋养。童谣便是这样。回想起来,当年那些津津乐道的童谣,拂去时光的尘封,依然像点点灿亮的...
[阅读全文]
2011-04-29 01:01:10
孙守名:人生若茶细细品
习惯上,人们往往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懵懂无知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沉稳坚韧的壮年和暮色苍苍的老年。段段人生路,各有其特点。从地平线上第一缕晨光初显出发,沿着坎坷崎岖的路途艰难行进,最终走向残阳如血和蓦霭沉沉。这似乎显得有些悲壮,但我们每个人确实就是这样完成着...
[阅读全文]
2011-04-28 07:00:30
潘志远:城市蛙鸣
[阅读全文]
2011-04-28 05:03:14
赵晶:小姨叫月惦
小姨走的时候才四十多岁,姨夫开着三轮摩托车,一头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姨夫伤了,小姨头上撞了一个口子,血直冒,姨夫慌了,不知道东南西北,凌晨4点多,好像在梦中,梦中小姨说,赶快下城进菜。小姨在村里有一个菜摊,刚开始,姨夫赶着骡马进菜,后来买卖越做越好,家里卖,村...
[阅读全文]
2011-04-27 09:17:51
潘志远:种得红菱满屋香
[阅读全文]
2011-04-27 08:25:32
读《登幽州台歌》
周末闲暇日,逢着好天色,催生好心情,我随身携带一本皱巴巴的《唐诗三百首》,信马由缰地朝效外森林公园里踱去。 极目四野里,春风骀荡,蜂蝶成阵。小桥流水,掩映在鲜花绿树丛中,时隐时现。幽雅欢噪的鸟语声,如珠落玉盘,玲珑成韵,逗引人的无限情思。阳春时节,处处有...
[阅读全文]
2011-04-27 02:41:57
李凤艳:梦里有双公主鞋
翻开童年的记忆,找寻时光的痕迹,在那七彩斑斓的梦里,一双粉红色的公主鞋清晰浮现,带我飞回到三十年前童真的岁月。记得那是小学一年级的冬天,临近期末考试,我突然患了“麻疹”,全身长满又红又大的包包,奇痒伴着发烧,难过极了。遵医嘱请假在家,我只好乖乖地躺在火炕上,祈...
[阅读全文]
2011-04-26 02:31:52
南柯子:父亲的诗词情结
读小学时,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同伴争论起各自父亲的特长来。我脱口而出:“我爸爸会写诗词对联!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们家每年的春联都是他自己写的;想嵌什么字就嵌什么字,想把字嵌在哪儿就嵌在哪儿。村里有红白喜事的人家求上门来,他只要走几步路就能按要求写出一副...
[阅读全文]
2011-04-26 02:27:46
唐晓夜:乡魂
家乡,对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是一处避风的港湾,一座心灵的城池,而在港湾和城池附近镂刻着鲜明的标志--乡魂,我对它的魂牵梦萦,见证我仍是这家乡的一员,而不会将我遗忘。梦中的桑梓,梦中的大门,轮廓依稀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久久的挥之不去。每当夜深人静,我惟有躲在...
[阅读全文]
2011-04-26 02:15:28
孙守名:麦田的守望
在一个阒寂无人的夜晚,我独自立于麦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无际的麦田显得苍苍茫茫。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爱意。一垅又一垅的麦苗从我的脚下出发,沿着她们的梦想,一直走向远方。春风如水,用千般柔情抚慰着绿意盎然的麦苗,在星光点点中...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