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1-04-10 04:16:41
龙小龙:油菜花开
<?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o:p>我必须记下那些阳春三月。</o:p>在外地任何地方,当我看到千亩金黄而浩瀚的油菜花海,感觉一下子回到了故乡,一下子回到了金色童年。我深信这是一片金质的乐土,置身其中,被暖融融的温暖光芒笼罩,...
[阅读全文]
2011-04-10 01:25:11
孙守名:早安,春光明媚的岁月
晨光曦微,我打开紧闭的房门,一阵柔和的春风扑面而来。新的一天伴随着鸟雀在屋檐下的嘤嘤和鸣,沿着隐隐的地平线迈着轻巧的脚步向我款款走来。捧一捧春水洗脸,将醉美的春意浸入枯萎的心田;饮一口春茶,将南国的春色装入虚空的脑海。在第一缕春光沿着我的额头下滑到指掌之时,我...
[阅读全文]
2011-04-09 02:14:54
曹雨河:裸活的柳永
[阅读全文]
2011-04-09 01:29:35
潘志远:听月
[阅读全文]
2011-04-08 03:11:01
李金灵:母亲的幸福
2007年,父亲去世,这年母亲51岁。她的跟前有三个学生,一个读研,一个大学,一个高三。虽为官多年,父亲并未留下什么积蓄,相反,贫穷一直如影随形。而母亲作为随父亲到城里的农村妇人,也没有正式工作。卖馍,炸油条,理发,在饭店刷盘子洗碗,她竭尽所能地维系着家庭的正常运行...
[阅读全文]
2011-04-08 03:08:27
槟郎:从巢湖到南京
单位里每年进来新同事,我们相识交谈,总要问到彼此是哪个地方人。如果对方是安徽人,我们都会高兴地认识老乡,身在江苏南京,安徽只是临近的一个省,双方的老家的距离比两处到南京的距离还远,也照样有乡谊之情。如果遇到很远的省份来的,我常会很惭愧地说,你闯的世界比...
[阅读全文]
2011-04-07 03:30:39
陶渊明奈何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阅读全文]
2011-04-07 03:28:40
潘志远:宋词药方
在一首词里,遇到青梅、菊花,算不得什么。就像端着一杯青梅酒,酒味甘甜醇厚,格外醉人。就像品一壶菊花茶,茶香氤氲,绕舌萦喉。若在一首词里,看见诸多花草,你就不能不惊讶了。记得我初读北宋陈亚《生查子》一词时,我就惊讶了几回。我像一个病人,走进一间药房,满鼻药香,却...
[阅读全文]
2011-04-07 03:09:20
周涛:人是怎样在岁月中显影的
和王怀玉先生认识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认识得早,接触得少,理解得浅。这与我年轻时的不能识人有关,一个人在年轻时若有明显的文艺、体育特征,是很容易在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时盲目的。不能识人或善于识人,都属于很不容易被发现的缺点和优点,然而这缺点或优点,日后都将成为...
[阅读全文]
2011-04-06 02:49:55
董桥:中年是下午茶
一 中年最是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