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3-08-06 03:01:44 陈世旭:写作的心情
    </H1>  一位同行应邀去一座城市写旅游宣传文章。那是他打小就仰望过的历史名城,受到邀请,很振奋。行前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做足了功课,写出了初稿,只待实地考察了。没想到,这却是一次噩梦之旅。考察结束的那个晚上,他带着一肚子美好的观感和美好的词句,以及高度兴奋后...   [阅读全文]
    2013-08-05 02:03:01 任蒙:当今散文面临的难度
    </H1>  文体难度  散文在几种文学体裁中,写作难度是最大的,我将其称之为“文体难度”。  在中国历史上,散文的兴衰一直是文化兴衰的一个重要标志。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长期保持着积极的、开放的文化发展态势,造就了唐诗宋词,造就了以唐宋八大...   [阅读全文]
    2013-08-05 02:01:43 骊山感怀
    游了一趟骊山,总想为她写点文字,可是蜻蜓点水式的游览,终难以让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导游的快节奏安排,竟然把这么一座具有无限魅力的山脉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以及秦王地宫的游览安排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其效率之高,节奏之快,简直让人有坐高铁之感。而且,在这不到一天的时...   [阅读全文]
    2013-08-02 03:02:25 杨智俊:仰慕荷的风度
    再也没有比荷更美丽的诗歌的意象了!它可以很壮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可以很纤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它可以很古老,“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也可以很现代,“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荷,千百年来从未离开文...   [阅读全文]
    2013-08-02 03:01:13 欧阳杏蓬:河畔的野菊花
      河,水在大地抠出的一道伤,伤好了,植物生长,将河与村庄、山丘、田野连接起来,在天底下,像上帝的盆景。人比蚂蚁还小,小到不知道盆景有多大,以为盆景就是生命的全部,一生在为生命的充实而在一棵树下忙忙碌碌,疲累无聊,自得其乐。村庄在粗糙的手掌里,一点一点变老,由...   [阅读全文]
    2013-08-01 03:19:06 乔忠延:朝山
    </H1>  山顶上是人,山坡里是人,山沟里也挤满人;垣脑上是人,垣肩上是人,垣背上也挤满人;河谷里是人,河滩里是人,河岸上也挤满人。路上更不用说了,当间是人,两边是人,前面是人,后面也是人。人挨着人,人拥着人,从平畴到山麓,从山麓到峰巅,密密麻麻,摩肩接踵,首尾...   [阅读全文]
    2013-08-01 03:01:21 沙国顺:老乐游记
    题记:一路游来一路歌一路歌声笑呵呵笑呵呵有可笑事可笑事里你我他老孙头整天乐呵呵,大家都叫他——老乐。老乐真是乐,有乐乐翻天,无乐也寻乐。大家准备出去自驾游,游之前准备吃顿饱饭,喝点小酒。大伙合计吃牛肉拉面。四人坐定,老板一阵忙乎,先端上一碗,递给了话稠的老乐,...   [阅读全文]
    2013-07-31 03:09:01 赛红杨:班超的提醒
    </H1><!--{图片1显示}-->  公元102年,西域都护班超退休,东汉政府派将领任尚接任班超。任尚赴任之前就工作问题向班超请教:“我初次担当如此重任,深感负荷之重,您在西域三十年,请赐指教。”班超告诉任尚:外国人士,各有企图。很难使之顺服,且非常容易激起反抗。你性情十分...   [阅读全文]
    2013-07-30 05:00:54 范宝林:复读农活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渐老在农村,这一生这一世,注定与土地打交道。而下田地当农民干农活,就成了无法推脱不得不为的一件事。这不,在间隔了多年未打药水后,又不得不再次背起喷雾器药水箱,复读起打药水的农活。这是一个高温酷暑中的周末,恰逢水稻打药水的临期。早上五点未到,...   [阅读全文]
    2013-07-29 03:07:50 子岱:村里的树
    还是集体生产的时候,村子四周的田野里没有一棵树,田野就没有任何遮挡地一望无际,一年四季辽阔无边,很有气势,也很耐看。田野里的路边不种树,是因为怕树冠挡住了庄稼的阳光雨露,掉落的树叶树枝压坏了禾苗;田野里的水塘边也不种树,因为那里种着低矮的茄子、辣椒,高挺的芦黍...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