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4-02-28 04:04:27
郭军平:春雨
春雨,下起来了,一点点,一滴滴,轻轻的,柔柔的,默无声息的,好像春姑娘送着甘霖轻手轻脚来到了人间。空气中是一片清凉的滋味,润润的,潮潮的,仿佛有一股泥土的清香味,也好似带着迎春花的淡淡的芳香。是啊!春雨是有颜色的,是有气味的,它的颜色是那泥土里迸发出的一点点葱...
[阅读全文]
2014-02-28 04:02:27
秦岭:塔里木三章
一只蜥蜴进入“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世界,像是一把火烧没了。只有万古的太阳火炬高擎,大漠像是灰烬,成为太阳最大的战利品。通往塔中油田的沙漠公路拦腰束绑了这份庞大的战利品,像亘古未有的俘获。司机是位维吾尔族大哥,他告诉我,这里地表温度最高达70度,昼夜温差达40度以...
[阅读全文]
2014-02-27 04:14:35
李晓光:辛夷花在风中
“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东西,只是当他喜欢的东西来到面前时,他会高兴地接受下来。” 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光在面对一片广大深邃的大海面前,他和常人是一样的,他不是单单的用眼睛来观看蔚蓝的大海,汹涌澎湃,海鸥飞处,捕捉那份因为海浪传递过来的美好,...
[阅读全文]
2014-02-26 03:05:52
师力斌:口罩后面是社会原型
须一瓜的《白口罩》对当下的想象非常独特,具有原型色彩。它为我们观察社会运转建构了一个模型,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小说在“非典”过去整整10年之后,重新让我们回味那种生死考验,咀嚼各式人等在死亡面前的不同选择。这让我想到《鼠疫》。通过一种类似于“霍乱时期”的想...
[阅读全文]
2014-02-25 03:17:42
阙灿洪:尧上――最美生态家园
<!--{图片1显示}--> 高速公路在翠绿的山头间桥遂相接,如山间的空中走廊,炫人眼目,有人戏称,高速就是“高”嘛。 石阡尧上,这个名不经传的村庄,顾名思义是在山上吗? 我们出了高速,驶向油路,从车窗眺望,一层层山岭绵延不尽,层峦叠嶂,茂密的森林,严严实实地覆盖...
[阅读全文]
2014-02-24 04:04:20
重点推荐:横断山的月光(六章)
</H1> 金沙江的月 乌云遮住了明月,峡谷里的豹子将仅有的花香掠走。 一截大江凌空而下。 孤客,从夜到晨,独自行走。棘草刺痛了你的脚,磨难的心灵和种籽一起发芽。偶然间,你看见一只低啸的小鹰,它贴着月亮飞,它为月亮贴上了一枚胎记。情歌忧伤,歌嗓嘶哑,你把骨...
[阅读全文]
2014-02-24 03:09:08
与若虚兄同醉一曲春江花月夜
倘若能跨越时空隧道,我一定与你把盏言诗,与君一醉方休;倘若能同遇那皎皎一轮明月,我一定倾心听你吟诵那一曲摇荡着绵绵情意的奇诗仙句。是啊,倘若我们相逢,最好就在一叶小舟,或者是江边的一座阁楼。时序就在那烂漫山花遍开之日,此刻,没有凛冽的寒风刺骨,也没有曝晒的烈日...
[阅读全文]
2014-02-24 03:06:17
宋树声:水渊倩影
沂河流经到我们几个村的北面,正遇上一个风化页岩小山包,流水受阻,自然地形成漩涡,常年冲刷,把周围的泥沙卷走,这里就成了一个小水渊。水深二、三米,清澈湛蓝,夏天雨季时,与河道相连,其余时间,虽离开了河道,但渊子通过河的沙底渗出泉水,仍然从表面溢出再入河道下泻。水...
[阅读全文]
2014-02-21 05:17:13
明然:王勃与鄱阳湖及滕王阁
如果说,要追根溯源地探究鄱阳湖是从何时起,开始名扬天下的,那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想,这应该是从初唐时的那“一人一阁一文”之后,才开始闻名天下的。那么,就不免会有人要这样问我,你说的那“一人一阁一文”到底是哪一个人?哪一座阁?哪一篇文呢?在这里,我很欣慰地告诉大家,...
[阅读全文]
2014-02-20 06:23:49
李小洛:我们可以更接近诗意的生活
海德格尔说:“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栖居,作为一种生存理想人类在共同仰望的同时又常感遥不可及,就像挂在远天的一轮弯月,绚烂而扑朔迷离难以扑捉。在日常与柴米油盐打交道的普通百姓心中,诗意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云彩,水里的倒影,镜中的花朵。诗意栖...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胡福强:白马河的传说
王锋:油画新疆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路忠强:想劝陶渊明去做官...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名家艺术谈——王超:翰墨伴一生 · ...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胡福强:刻在骨子里的朴实...
莫砺锋:黄州何处觅东坡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魏敬尧:向光而落 向心而生...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