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4-11-13 03:00:15
戴荣里:旅者的诉说
其实每个文人对待诗歌都有别样的情怀,青年时代我也曾和许多文学爱好者一样,喜欢写一些分行文字,以为那就是诗歌。接触了一些知名诗人之后,不再敢言诗,只有躲在诗歌圈子之外欣赏诗歌,因为我深深知道,写诗是需要灵气的。也许是心底的这份渴求,促成我从更多的诗人那里获得了文...
[阅读全文]
2014-11-12 03:15:05
浅若画痕,心动了那份美丽
无所谓的光阴,随遇而安的过。 写下这几个字,就开始后悔了,安是一种状态,都到了火烧眉毛,舀水不上灶的时候了,人还有什么心情去随遇而安呢? 几天不下地,田里就会长满了野草;几天不上班,领导就会考虑重启炉灶;几天不联系,也许自己的恋人正和陌生人热火朝天的聊...
[阅读全文]
2014-11-12 03:02:53
杨富安:窗外那棵香樟树
窗外有一棵树,一棵香樟树。 不知道这棵树栽于何年,已有盆口粗,主干挺拔,像心胸宽广的伟丈夫,展示矫健的臂膀;枝叶茂密,像温柔多情的少女,舒展婀娜的身姿;树冠球状,像巨型的蒲扇,驱赶炎热酷暑苍蝇蚊虫。只知道我在这里办公十年有余,而它就像一位守护的战士,不怕...
[阅读全文]
2014-11-11 03:04:59
戴高山:华严寺的钟声
1.整整一天的奔波,我们于黄昏到达华严寺。采风团的队员,已经是人困马乏了!是夜,我们入住华严寺,跟法师一道体验佛家的晚课,七点半进斋之后,大家都觉得相当疲乏。此时,天色已然昏暗下来,支提山的夜幕,重墨深染,铅黑般的天空一片寂静,仰面望去,找不到任何可以闪亮的光点...
[阅读全文]
2014-11-10 03:38:47
崔长平:菊香淡淡
从我们单位向北不到一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尽管方圆不过三五里,海拔高度仅有百米,但它于坦荡的平原上拔地而起、峻峭突兀、雄踞一方,也颇有几分崔巍壮观的气象。这里不妨套用古人的一句话:山不在高,有“景”则名。的确,对于整天蜗居于小城的人们来说,这座小山可...
[阅读全文]
2014-11-04 04:15:29
郭军平:走近《黄河颂》
在我的案头,置有一本诗集《黄河颂》,那奔腾咆哮、浊浪滚滚的黄河一泻千里的画面仿佛在我的眼前跃动,那一阵阵气势磅礴、声彻九天的黄河浪潮似乎在我的眼前翻滚、激荡,透过翻滚、跃动的黄河浪潮,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充满忧郁与沉思的诗人心灵的沸腾,站在涛涛不息的黄河岸边,他倾...
[阅读全文]
2014-11-03 06:06:54
郭军平:说“窝冬”
霜降一过,气温马上下降,寒风嗖嗖,落木萧萧,一派凄凉景象。人们板着指头数着节气: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啊!不远的日子就是立冬,立冬的到来就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是寒冷的,这于北方的人们来说,是有着极鲜明的感觉和触觉的,说着说着,说不定人们都会禁不住...
[阅读全文]
2014-10-30 03:00:34
崔长平:月儿湾秋思
汝河,不是那种源远流长的河流,在水系纵横、河网交错的江淮流域,它实在是一条寻常的河。从豫西南崇山峻岭之间蜿蜒而出,汝河,总是带有山姑村女所独具的、质朴而恬静的心性,当它缓缓流过远山与孤村时,自有一番田园牧歌式的幽雅与飘逸。当然,在雨水丰沛的夏季,它也展示过急流...
[阅读全文]
2014-10-29 03:00:13
杨百良:村寒
一村党支部书记不一定都会喝酒,而徐贵自从当上村支部书后才学会喝酒的。徐贵原本不会喝酒,不会喝酒就不佩合格的村支书。只要上级来人,一把手就得亲自陪酒,不亲自陪酒就是对领导不重视,你的工作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也就很难一帆风顺。然而徐贵偏偏与酒无缘不喝正好一喝就...
[阅读全文]
2014-10-28 03:00:26
刘国林:深山里的木刻楞
北大荒的深山密林里,到处可见完全是用木头盖的房屋,北大荒人称它为木刻楞。木刻楞古朴粗犷,富有浓郁的大森林情趣,是北大荒山林中的一大独特景观。 木刻楞的建造方法是将笔直的原木横卧在地上,一根挨一根码成一个四框,越码越高,形成一座高高的木墙,不用一根柱脚...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