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2013-11-19 03:08:24
熊元义:作家评传与文学批评
近些年来,不少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一些中国当代作家评传,有的产生了相当强烈的反响。虽然中国当代作家评传没有中国现代作家评传那样阵营齐整和蔚为大观,但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已有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强化当代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评传的写作是...
[阅读全文]
2013-11-18 04:30:13
陈华文:村上春树的闲雅与淡定
对于一名作家而言,放缓生活的节奏,慢慢地、安静地在人海里行走,才能真正体悟人情冷暖,深刻地感受世间万物的微妙。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五年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去年败给了中国作家莫言,今年却败给了加拿大年过八旬、居住在乡村的作家爱丽丝·门罗,...
[阅读全文]
2013-11-14 04:00:39
丁燕:从乌鲁木齐到东莞
《工厂女孩》和《双重生活》是一对姊妹花,是我南下3年生活的刻骨记忆。我写我,也写女工;写我的生活场,也写我所观察到的周围的生活场。这一切,因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也变得有了深意。人到中年,南下讨生,其跌宕、其心酸、其艰难,都被放大了很多倍。这种刺目的感受融会...
[阅读全文]
2013-11-12 05:30:25
孙吉民:俯瞰大地的飞翔
作为一个生活在边地且不算年轻的作家,范稳为文坛所关注,并被读者所了解,是从《水乳大地》问世时开始的。而后六七年间,顶着文化型作家的头冠,他用藏地文化与宗教又潜心编织了《悲悯大地》和《大地雅歌》两部巨著,从而完成了他独特的“藏地三部曲”的精心构筑。 在这三...
[阅读全文]
2013-11-11 05:08:22
王曦:命运不会对同一个人微笑两次
博歇曼的代表作《街猫》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欧洲引起巨大的轰动,并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成为至今仍然最畅销的法语小说。 读完这本厚厚的小说,我再次肯定《街猫》在欧洲的巨大成功并非偶然。这部小说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将美洲小说的奇幻色彩同法国小说的精致...
[阅读全文]
2013-11-01 04:05:24
赵学成:言说的女人与女人的言说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我听到的最耸人听闻的女权主义宣言是,“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鱼儿不需要自行车一样”,据说它出自上世纪70年代法国的女权运动者之口。这种极端偏执的言论,很可能出于一种绝望而又愤怒的“撒娇”心态,因为她们面对的是根深蒂固的...
[阅读全文]
2013-10-24 04:07:08
有序人生的脱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赏析
狐狸先生开着三轮摩托穿过枪林弹雨,车上有儿子、外甥以及负鼠和一条狐狸尾巴。回头的瞬间,他们看见了狼。那是一匹纯正的野生黑狼,不穿衣服,四脚着地。狐狸和他四目相对,然后相互高举起拳头。这一刻,他获得了理解。 生命的美和复杂令人震撼。 这是《了不起的狐狸爸...
[阅读全文]
2013-10-21 03:00:16
夏应禄:用诗歌掸去世间的尘埃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一首诗缘何具有生命力?我认为首先要看它是否深入现实以及深入现实的程度,其次要看语言是否有助于诗意的传达。有人说是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弱化了诗歌的地位,也有人说诗歌的曲高和寡导致了读者的流失,我觉得更应该从诗人自身...
[阅读全文]
2013-10-17 02:00:14
李小丢:这样的爱不为抵达
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是什么样?或许是张瑜和郭凯敏在《庐山恋》中惊世骇俗的一吻,或许是朱时茂和丛珊在《牧马人》中故土难离的坚贞不渝,或许是刘晓庆和姜文在《芙蓉镇》里结伴扫街的不离不弃……那个年代的爱情可能有很多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它们都拥有共同的坚硬内核,那就...
[阅读全文]
2013-10-15 02:07:23
张陵:小人物·大时代与好故事
《黄雀记》书名的隐喻与文本中诸多的隐喻、象征相呼应,无论是家族生命的倔强和衰颓,懵懂的青春形态和变态,局促的现实尴尬和纠结,都被苏童用诗性起兴开衿,把一个嚣嚣时代的芸芸众生还原得鲜活饱满,均衡严谨。在定名为《黄雀记》之前,苏童准备给这部长篇小说起名为“小拉...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刘伟:对基础教育专家的再认识...
赵顺年:一曲诸城名人的赞歌——简评...
赵顺年:绽放在岁月深处的鲜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张海燕:时代的悲歌 ——读李木生老师...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王兴∶如何选择新闻题材(二)...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