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井明新:到淮北吃烫面
    井明新:到淮北吃烫面
    • 作者:井明新 更新时间:2025-10-09 06:13:26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5379


    外出旅行的快乐当然离不开吃,这次无梦到徽州的美食之旅,是从一碗淮北烫面开始的。

    我们去淮北的这天,也就是国庆中秋假期的第二天,刚好下着小雨,漫步在淮北市的街头,烟雨如丝,轻轻落在肩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食物的香气,引得人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那香气飘来的方向走去。

    我们找了一家老字号的淮北烫面馆坐下。只见老板娘麻利地扯起一团面坯,手腕轻抖间,细若琴弦的面条便落进铁锅咕嘟,骨汤翻滚的沸水里。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当一碗颇具特色的淮北烫面端上来时,一股浓浓的淮北烫面的香气扑鼻而来的味道,以及满满一大碗的视觉刺激。

    淮北市属于大运河沿岸城市。这碗烫面,是淮北人骨子里的“活化石”。唐贞观年间,农人将面团压成薄坯,裹着黄河的泥沙与漕运的烟火,一路从麦浪深处走来;明代的移民将豫鲁风味揉进黄淮平原的筋骨,终在万历年的晨雾里,淬炼出“沸水沃面,擀切如银丝”的绝技。

    面要筋道,汤需浓醇。淮北的麦子饮着北纬33°的月光生长,弱碱性的土壤赋予其黄金蛋白质,揉进面团便成了咬不断的韧劲。老汤是烫面的魂——牛骨与鸡架在陶瓮里熬煮三更,秘制香料在暗夜里沉浮,待晨光初现,一勺舀起琥珀色的浓汤,浇在面上,仿佛把整条淮河的鲜都泼进了碗里。辣油是点睛之笔:朝天椒捣碎,菜籽油泼洒,十几种香料在热浪中交融,辣得通透却不呛喉,恰似淮北人豪爽里的温柔。

    以前吃烫面的印象仍停留在兰州拉面的味道上,这次吃了独具特色的淮北烫面,对那种吃了让人身上出汗的感觉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虽然,烫面馆里都是极普通的桌椅,没有雕花桌椅,却有最滚烫的人间烟火。一碗下肚,豆芽的脆、海带的绵、卤蛋的卤香在齿间交响。

    当最后一滴汤滑入喉咙,忽然懂得:原来最深情的文化,不在典籍里,而在这一碗热气蒸腾的人间至味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