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王继发:深秋里,那件暖心的红夹袄
    王继发:深秋里,那件暖心的红夹袄
    • 作者:王继发 更新时间:2025-09-03 11:30:45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622


     五十多年了,深秋的雨只要一落,我总先想起那件红夹袄 —— 不是因为它有多厚实,而是那年雨里的凉,和它贴在我身上的暖,反差得太分明,至今都刻在心里。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人民公社秋忙的时候。俺娘吃过早饭就忙着去生产队干活,临走前看天阴得沉,头两天刚下过一场中雨,便把新做的红夹袄给俺姐穿上。那夹袄不用絮棉,就是两层粗布缝在一块儿的,布是攒了半年的碎布头拼的,红底上掺着点蓝花;是俺娘连夜从针线笸箩里翻出针、线和顶针缝的,针脚密密麻麻,摸着手感扎实。扣子是从大人旧褂子上拆下来的,娘亲手用布盘的,透着股稀罕劲儿。我模糊记得,那年我四岁,姐姐八岁,她穿着那件红夹袄,在院子的石榴树和红枣树下转了两圈,手指头摩挲着衣襟,嘴角抿着笑,眼里亮堂堂的。

    到了晌午头(约莫下午一两点光景),俺娘还没收工。我趴在门槛上望着她走的方向哭,“我找娘” 喊得嗓子都哑了,眼泪混着秋风里飘的毛毛雨,糊了一脸。俺姐从门槛上蹭下来拉我,哄了两句见我还哭,猛不丁就把身上的红夹袄脱了。

    姐姐脱得急,粗布蹭着脖颈,她缩了下脖子,露出里头那件洗得发白的单褂子 —— 布薄得能看见里头姐姐瘦弱的身躯,风一吹,褂子就贴在背上,显出细细的脊梁骨。

    “穿上,” 她把红夹袄往我怀里塞,小手冰凉,“走, 姐带你找娘去。”

    我那时还不懂事,身上虽也穿着俺娘用哥哥旧衣服改的单褂子和灰色夹袄,却没说半个 “不” 字。姐姐刚穿了没多久的红夹袄,还带着她身上的热乎气,往身上一裹,刚才的凉意真就退了些。姐姐蹲下来背我,我趴在她背上,红夹袄的边角垂下来,盖住她的后颈,可我还是能觉出来,她单褂子下的后背,比秋雨还凉。

    下着小雨的乡间小路,越走越难。她每走一步都喘着粗气,毛毛雨越下越密,落在她单褂子上,很快洇出一片深色,那片深色顺着褂子往下淌,倒像是她后背在 “出汗”。我一开始还在她肩上抽噎,后来被她晃得轻,红夹袄裹着我,虽没棉絮,可两层粗布加上我的衣服,又沾着俺姐的体温,竟不知不觉在姐姐后背上睡着了。

    我醒来时已躺在自家床上,姐姐的红夹袄挂在屋里的绳上晾着,窗纸外雨还没停。俺姐坐在另一张床上,俺娘正端着粗瓷碗喂她姜汤。她小脸发白,嘴唇抿得紧紧的,单褂子换了干的,人坐在被窝里,身子却还在轻轻发抖 —— 姐姐冻感冒了。

    俺娘后来总念叨:“你姐姐真憨,自己冻着也要把夹袄给你穿。” 可我记着的,是那天她脱夹袄时,半分犹豫都没有;是她背着我走在泥里,脚步晃了晃,却用双手把我往上托了托,怕红夹袄滑下去。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件红夹袄早没了踪影。再过三年,姐姐就到古稀之年,我也快到六十六岁 “吃肉” 的年纪了。可每次深秋遇雨,我总想起她脱夹袄的那个瞬间。秋雨是凉的,凉了那年的路,凉了她单薄的单褂子,可那件红夹袄上的暖,隔着五十多年的光阴,还焐在我心里,从没凉过。




    王继法,济宁市任城区蜂业协会会长,任城区济蜂园文学社负责人、方言研究会顾问,乡土文学作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