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6-12-22 11:15:45 胡平:孙且小说创作:城市之光
    现在的中短篇小说,很多在章法上是相似的,相似中自有些道理可讲,但黑龙江孙且的小说与众不同。他写小说,仿佛在讲故事,但故事常时断时续,你正待往下看,他却插入了另一件事。或者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很老实的讲述者。在他的故事中,人物的名字是经常重复的,例如同样叫马大胖的...   [阅读全文]
    2016-12-16 01:18:13 郭垚: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写作
    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与温州大学联合主办的“永嘉文脉与当代小说——温州籍作家研讨会”于近期在复旦大学举办。陈河、张翎、钟求是、王手、程绍国、吴玄、马叙、东君、哲贵九位温州籍作家共同参与研讨。为何会关注到温州作家群体?会议发起人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   [阅读全文]
    2016-12-12 11:49:01 田德邦:闲谈《槽边往事》
    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是价值中国网在线阅读栏目推出《槽边往事》这本书,我根本不知道和菜头这个名字。点击进去看了几行,然后开始搜索“和菜头”的词条,才知道,原来这个人曾经在某些博客和论坛“叱咤风云”过,有相当多的拥趸,用时下的说法是粉丝。于是,我看到了一些对和菜头...   [阅读全文]
    2016-12-01 12:28:47 吉狄马加和吉狄马加诗歌: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
    引言虽然彝族是一个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了自己力量的古老而坚韧的民族,并且也是一个以诗歌作为自己文化灵魂之一的民族,但是,直到吉狄马加在彝族汉语诗歌界的崛起,才得以让这个民族的诗歌产生了一个不仅在本民族内也在世人面前公认的彝族诗歌领军人物、世界性...   [阅读全文]
    2016-11-25 10:30:06 桑雪:简析王志国诗集《春风谣》
    认识王志国是通过博客留言,大约2015年12月份吧,我留言说诗集《风念经》在网上无法购买,可否直接寄我一本,并发个账号,打款过去,他回复说马上邮寄,不久就收到了,不提账号的事。因为长期关注王志国创作,他的新作,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诗集《...   [阅读全文]
    2016-11-01 08:13:40 亚兵:八方夜雨----常二先生诗歌印象
    这是一个就要落雨的秋夜。我在多次逡巡之后终于坐在电脑边,充满颤栗地打下了《八方夜雨》的标题。说实在的,在生活中我和常二先生有着兄弟般的情愫。常二先生继《101首诗歌和一些无聊的废话》与《亮出一点真相》出版之后又要由团结出版社推出新著《我们亲吻过的青春》,这本应该...   [阅读全文]
    2016-10-28 02:03:58 艰难的突破——评吴思敬主编《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
    新诗历史转瞬已近百年,但是对其理论研究因为难度过大,所以一直陷于孱弱的困境之中,进展十分缓慢,仅有的孙玉石、龙泉明、许霆、潘颂德和常文昌的几部著作,或注重批评家的解诗理论进行散点透视,或以断代的方式出现,或停浮于理论批评现象的客观梳理,虽各有相对理想的学术视野...   [阅读全文]
    2016-10-25 10:37:00 韩松刚:中国当代小说的诗性精神
    诗性精神,顾名思义,是与“诗”相关的一种“人”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思维活动、审美诉求。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深深地影响了小说的发展,也由此产生了所谓“诗体小说”或曰“诗化小说”这一另类文学样式。那么诗性精神的内涵具体来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以目前学界的共识,...   [阅读全文]
    2016-10-19 09:10:15 故乡需要怎样的书写 ——关于缪俊杰长篇小说《望穿秋水》
    小说虽是虚构艺术,不像散文、诗歌那么直接,但终究会暴露作家的生活底色、情感底色和价值底色。发掘这些底色,其实是评论的一大乐趣。对于新作《望穿秋水》,尽管缪俊杰再三强调“这不是自传,个人色彩很少,人物没有原型”,但缪公的一些底色,通过这部《望穿秋水》以及之前的《...   [阅读全文]
    2016-10-08 10:01:32 周荣池:在乡土中找到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乡村,在中国作家的笔下从来都是颇具分量的存在,具有多样面貌的乡土叙事以博大厚重的传统,接续中国城镇化的巨大变化,为今天生活在乡村间的个体做出了诗意的诠释。那些执著书写乡村的写作者,有的一直生活在乡间,有的寓居城市回望故土,经验的差异性造就了想象和书写方式的不同...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