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0-02-21 03:53:03 能人马未都
    <!--正文内容begin--></H1>  马未都在京城早就是位名人。  京城名人多,一多了就分“圈儿”,好比商界、经济界、科技界、文化界、新闻界;每界又有细分,也是不同的圈子,比如新闻界又分报人、电视人、网络人……除了那些政界、演艺圈、体育界等常在传媒露面的人,相互认识的...   [阅读全文]
    2010-02-12 02:32:20 汉诗里的生命密码――访诗人洛夫
    诗人洛夫先生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汉诗的美学》讲座。白发苍苍的老诗人,上承古典,旁采西洋,兼收并蓄。“大局观”使得这位前辈诗人对胡适《尝试集》以降的“九十岁”的新诗,既知来龙去脉,也有通盘的清醒认识和自觉实践。涤去旧识,以见新意。虽极高远,可最终又抵于平实。如此...   [阅读全文]
    2010-02-08 04:24:42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正文内容begin--></h1>“如果说我的作品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那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1月23日,在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莫言和读者真诚交流。单...   [阅读全文]
    2010-02-05 02:21:10 当年明月: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观
    <!--正文内容begin--></H1>  一部《明朝那些事儿》,让人们记住了石悦(笔名当年明月)。这位1980年出生的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公务员,将历史讲得有趣又严肃。目前,《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作品销量超过一千万册,成为60年来最畅销的史学读本,被译成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   [阅读全文]
    2010-01-30 05:17:13 拜谒贺敬之先生
    <!--正文内容begin--></H1>  2006年5月27日---31日,正值农历丙戌年端阳节来临之际,由华夏新诗研究会、新华诗书画艺委会、中国城市诗歌研究所、中国萧军研究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文联、北京市宣武区作协与《新国风》编辑部承办的中国端阳·国风诗人节第四届大会在北京石景...   [阅读全文]
    2010-01-25 02:44:36 刘心武:穿越这个时代
    </H1>  ●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30年来的一位贯穿式人物。  ●他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一直被文学史家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  ●他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版本和翻译本的作品单行本,已经超过了140种。  刘心武,1942年生,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   [阅读全文]
    2010-01-23 05:16:27 宁静澹泊 甘于寂寞――聂鑫森印象
       [阅读全文]
    2010-01-20 03:32:32 可爱的汪曾祺
    <!--正文内容begin-->  我们湖南娄底的文友们相聚,总要聊起汪曾祺。13年前,他和几位文坛名家一起来到我们这个偏僻小市,给我们留下生动可爱的印象,怎么都忘不了呵!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省城的一个青年作者笔会上,我就见过汪老了。那正是我们刚读过《受戒》、《大...   [阅读全文]
    2010-01-19 04:49:54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必须幸存下去
    据东方早报2010年1月17日午间综合报道二十年前,北岛离开故土开始了海外漂泊之旅,从欧洲到美国,写诗之外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顿。也许,这才是诗人的正常生活。两年前,北岛终于在香港安定下来,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去年3月,我在香港参加一个文学论坛,坐在北岛旁边...   [阅读全文]
    2010-01-17 09:58:13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文学有文学自身的规律,文学有文学的大道理,要坚守文学的品质。作家是社会的观察者,永远要观察这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和身影,永远要叙述这个社会的伦理和生活,更要真实地面对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尽一个从事作家职业的中国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责任和活着的意义。”——贾平凹...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