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7-06-02 09:05:35
郑永涛:郭氏蒲公汤
这年头,对于我们而言,蒲公英已经成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野生植物了。说它熟悉,是因为在过去蒲公英是很常见的,田间地头,坑中河边,无处不有,随处可见。说它陌生,是因为近年来随着荒地的开发和除草剂的使用等原因,蒲公英数量锐减,几近绝迹。但偏偏是这么一种不被重视的植物...
[阅读全文]
2017-06-02 09:00:42
郭军平:端午日记
端午清晨,迟起,打开手机微信,赏听一曲屈诗诵,让心灵沉浸千年的追寻,因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也是全国人民享受三天小长假的日子。这个日子意义非同寻常,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充满政治抱负的爱国诗人。可惜,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最...
[阅读全文]
2017-06-02 08:58:23
周静华:白马河的精灵 ——我所认识的段家军
一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曾这样说:佛经里将人比喻成一个宝瓶,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可惜谁也看不到自己宝瓶里的宝物,因此,总是向外去追逐,有一天打开我们妄想与执着的瓶盖,这是悟,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这是悟后的世界。说到家军,余以为,还要...
[阅读全文]
2017-06-01 05:02:03
郭军平:书香门第走出来的词国皇后——李清照
我为什么要读书?这是问题吗?也许是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我还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确实成了问题。因为,我看到很多不爱读书的人群。所以,今天我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问问大家,我为什么要读书。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回答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千个...
[阅读全文]
2017-05-31 08:36:19
张礼:爱上一个人的寂寞
盛夏里,看着窗外缠绵的雨滴,总会回忆起人生中一些美丽又伤感的片段,总会在串串的记忆里,想象着四季轮回的概念,又换季节了,也该换上这个季节的服装了。往往,从眼睛到心灵,长久的期盼常常积累成一次次的感慨,呼啸而过的日子,常会把心挤压得憔悴不堪,嗅着岁月里那些沉甸甸...
[阅读全文]
2017-05-31 08:26:43
丁竹鸣:岁暮——与一株古树对话
1,奇怪就从一株古银杏开始。一条300米的通往大树之路,与一棵树的情缘纠结在岁暮。似云似雾的记忆,重叠在同一时段、天气、地域、尤其是心境之中。这使我感到有些蹊跷,有些绕不过去的回味。它们为什么突然在我的面前重现?恬庄是个平凡而古老的江南小镇,有一株这样的硕大高耸的...
[阅读全文]
2017-05-27 05:12:06
段家军:苇塘 粽子
儿时,故乡多水,河道七纵八横,湿地苇塘颇多。临近端午,娘就说又要包粽子了。“夜儿个下洼时瞅见西洼塘里的苇子长一人多高了,今儿你下学后叫上几个伴儿去打些苇叶子来,要那宽边儿大叶子的,明个娘给你包粽子吃。”听了娘的话,我便在下学后约了几个伴儿去西洼塘打苇子叶。西洼...
[阅读全文]
2017-05-25 10:41:24
刘琼:历史的一种新写法
粤商之于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许多人认同,但具体的重要性是什么,许多人都似是而非。《大国商帮》从题材和历史常识上,集中给我们补了一堂课。不仅如此,这本相当于历史教材的书籍的新写法很值得研究。不管用什么样的标签来标注,《大国商帮》这本书都是一部关于粤商历史...
[阅读全文]
2017-05-25 10:20:55
陈秀珍:一个好母亲对社会的影响
女人决定了一个家族的未来!比尔.盖茨坚定的认为。若你爹娶错了女人,那么你的童年将会生活在痛苦之中;若你娶错了女人,那你的中年也将生活在痛苦中;比尔盖茨去年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被问到他一生中最聪明的决定是创建微软还是大举慈善?他回答都不是,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才是!而...
[阅读全文]
2017-05-24 08:44:36
郑永涛:收麦与打麦
我的家乡冀南平原,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小麦深秋时种,第二年六月份熟,家乡人把收小麦的那段日子叫麦天。麦天学校都放假让学生回家帮家里收小麦,假期叫麦假。对家乡人来说,麦天是一年中最苦、最忙、最紧张也最富有激情的时期。我小的时候,家乡已推广了收割机和打麦机,但联...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