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11-15 03:11:19 王拎:真实的力量源自生活
    <!--正文内容begin-->  曾其祥的小说给我带来了惊喜。前些年零星地看过他一些散文、通讯类的文字,印象停留在了那儿。一个师里的宣传部长、文联主席,要搞新闻报道,要写小说,这在兵团的基层很普遍。细想,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新闻讲究真实,而小说全凭虚构,下笔...   [阅读全文]
    2010-11-12 03:20:37 鲁奖空缺的不是翻译奖,是对劣质翻译的问责
      自从办过六届的“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于前年被停办之后,全国性的文学翻译评奖,只剩下“鲁迅文学奖”当中的“文学翻译奖”了。这个奖项总共只有五个获奖名额,已经够“可怜”了,哪知近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其中“文学翻译奖”更是空缺。  回顾一下“鲁迅文学...   [阅读全文]
    2010-11-09 06:10:52 张柠:近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艺术滑坡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的略萨,其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翻译成中文,当时读了没什么特殊的感觉,艺术冲击力不够,风格也不鲜明。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席卷全球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风暴”中,略萨被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聂鲁达、帕斯、博尔赫斯等人的...   [阅读全文]
    2010-11-05 03:01:27 高云:赏读凌江月散文诗集《文字花径》
       [阅读全文]
    2010-11-04 06:51:55 黄池春田:谁还会为诗歌的一个字进行“推敲”
    每每想到“推敲”这个词,就会想起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想到一个诗人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而苦苦思索的样子,并因此而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可是,现下这个时代,还有多少诗...   [阅读全文]
    2010-11-03 03:47:54 黄池春田:“羊羔体”给现代诗歌带来的噩梦与机遇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一名获奖诗人的某些诗歌被网民戏称为“羊羔体”,并被大量模仿和传播,质疑和批评之声一夜之间弥漫开来。且不论这“羊羔体”诗歌是好是坏,但就这个事件,我觉得对于现代诗歌来讲,首先是一场噩梦,另外则是一种机遇。  为什么说对现代诗歌是一场噩梦呢?...   [阅读全文]
    2010-11-02 06:49:34 黄池春田:现代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趋零化”吗?
    现代诗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跌跌撞撞地在学步中前进着。最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关于对现代诗评价的名词:思想性和艺术性“趋零化”。是这样吗?  在我的读书视野范围之内,现代诗存在这种思想性和艺术性“趋零化”现象。这和我们的写诗者有关。因为在我的写作意识中,现代诗歌...   [阅读全文]
    2010-11-02 06:46:45 黄池春田:现代诗歌在自我“小化”和“矮化”吗?
     唐晓渡:强权和资本合谋的市场化,消费主义的深入人心,使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历经坎坷后终于驶入了畸形世俗化的快车道。在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情境中诗变得空前无用。但对真正有抱负的诗人来说,这或许正是他大有可为的契机。现在可以看得足够清楚:和嚷嚷了多年的“边...   [阅读全文]
    2010-10-28 09:18:00 曹雨河:肉体睡去心灵醒来
    商界名流庄大维的肉体的一半因美女雪茄过分性感长眠不醒了,这意味着加速度运转的他被叫停。他抽身于炫目的镁光灯和缤纷的媒体,从工具理性的列车上走下来,撤出商海的厮杀和身价较量,也远离了美女的纠缠……心灵的眸子总算有机会闪烁着亮起来,照见了普通人心灵的温热和高贵;照...   [阅读全文]
    2010-10-28 09:06:57 叶兆言:一个作家的“成长世界”
      叶兆言的文字是文人气与市民气的融合。中文系出身的人对叶兆言总是不敢小瞧,因为他的祖父,他的语文世家背景。虽然写作是个人的精神事业,与七大姑八大姨关系不大,叶兆言也不是那种吃老本的人,但是,他无法改变书香门第的精神烙印和成长经历。在小说里他可以尽情虚构,先锋...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