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1-03-09 03:34:13 马小平:文字,不应成为亵渎的出口
    一直认为自己一路歪歪扭扭的走过来,时光犹如我不曾在意的风景,落寞的消失在拖着哀叹的身后。错过了很多,不是麻木,是浑然中被裹挟着,忘记了低下头寻找自己遗忘在边缘的影子,或许,在平面的影子里能端详出关于执着的那些记忆碎片。总觉得自己被包裹着,一直从层叠的缝隙里看着...   [阅读全文]
    2011-03-04 04:02:14 张柠:关于文学批评文风的随想
    <!--正文内容begin-->  文风就是文章的风格、语言选择和排列的风格、说话(措辞、节奏、声调)的风格。写下这个同义反复的定义是必要的。文章的风格,对于一个作家或者批评家而言,就是他们个人的徽章。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界追求风格的时代。今天,有风格的文章越来越少。我们读...   [阅读全文]
    2011-03-03 05:27:51 伍晋巧:西夏的那匹苍狼
    <!--正文内容begin-->  最初接触到的雪漠的书,是《狼祸》,当时翻看几页,极为震撼,于是便一直读了下来。从《大漠三部曲》到《西夏咒》,再到最近的《西夏的苍狼》(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我发现,每次我都能在他的书中发现新的东西。这让我很是欣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   [阅读全文]
    2011-03-01 04:13:15 “本土话语”匮乏的危机
    “本土话语”匮乏的危机  王彬(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牛学智(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臧策(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  为何强调批评的“本土话语”?  王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学界便展开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型与调整问题的讨论。但是,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原...   [阅读全文]
    2011-02-28 03:18:25 康慨:文学奖是什么东西
      文学奖是个什么东西?你首先会想到荣誉,其次是钱。如果这个奖来自政府,你还会想到……是的,政治。  面对到手的荣誉和钱,很少有人不会为之动心。可对政治,却需要三思,反复权衡得失,比较利弊。  上个礼拜,英国大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不顾左翼团体反对,坚持前往以色列...   [阅读全文]
    2011-02-25 03:11:19 何其谷:吴诗似水流还白
    吴獬的诗主存《不易心堂集》,其诗以题赠为主,次为述怀、写景类,其诗风正如他《赠某塾师》中自谦道:“我诗似水流还白。”似水流还白。我一解为行云流水,善道俗情,含蓄空白赐想象;二解为直白,白话,口语入诗。如其《赠方太守厚卿》云:“厚卿索我诗,诗中不许骂。我岂常骂人...   [阅读全文]
    2011-02-23 04:42:20 查常平:符号化的艺术伤害
    </H1><!--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可口可乐的英文商标(Cocacola)、文革大批判的人像造型、散落在黑色和红色的色块背景上的789之类数字,再加上英文的种族(Race)一词,这就构成了当代艺术家王广义的《大批判-种族-可口可乐》(2007)的主体画面。这些构图元素...   [阅读全文]
    2011-02-21 03:06:53 周凡恺:当今文学能否面对土地?
    <!--正文内容begin-->  说起文坛的“三驾马车”,只要是爱好点文学的,都可以说出何申、谈歌还有关仁山的大名。三兄弟中,何申是老大,虽然现居承德,却是地道的天津人。有一次,何申跟我说,俺从天津下乡去了农村,你却从长白山那疙瘩整到了天津,世事不公啊!老二谈歌,有些不...   [阅读全文]
    2011-02-17 04:28:52 丹增:关于诗歌、文化及其它
    <!--正文内容begin-->  最近我应邀参加了云南《云根诗词》创作研讨会。我不是搞诗词创作的,对于诗歌谈不上专业理论或有价值的点评,但是会议引发了我关于诗歌欣赏、创作,文化建设,乃至从政为官等一些思考。  什么叫作品,作品就是心灵的感悟从心头移到纸面,然后让别人鉴赏...   [阅读全文]
    2011-02-15 04:06:46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周国平: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作家和哲学家,一个摄影家,两个人对谈人性、人生、艺术,谈阴与阳、灵与肉、魂与艺。不久前,作家周国平和摄影家王小慧合著了一本对话集——《花非花》。周国平说,这本书筹备了七年,最后的四天却将之前的完全推...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