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1-03-31 04:00:37
纪念海子:生命是一场偏执的歌唱
<!--正文内容begin--> 1964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安徽怀宁出生,25年后的同一天,海子在山海关卧轨,结束了生命。他在最后的那首短诗《春天,十个海子》中这样写到: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
[阅读全文]
2011-03-30 05:07:51
草石:像农夫一样在锄草
</H1><!--正文内容begin--> 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人”当中,童蔚的名字不靠前也不靠后。创作如同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后来很多人罢手了,退出了,但她依旧坚持。就像朋友戏言:“她是被卖给诗歌了。”当下文化圈儿,好比旧北京热闹的天桥——充斥着叫卖、厮打、冲撞、脱衣之...
[阅读全文]
2011-03-28 02:44:18
崔立秋:阅读梁晓声的“年轮”
</H1> 梁晓声是谁?看到文章的题目,一些年轻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很多中老年人则会想起《今夜有暴风雪》,有人会想到《雪城》,还有《年轮》,也有人可能会想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如果这些书你都没有读过,那么有一首歌你肯定听过,就是歌手刘欢演唱的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
[阅读全文]
2011-03-24 03:41:59
编剧是电影生产的第一生产力
<!--正文内容begin--> ●康健民优秀的影片一定有扎实的文学基础,电影需要文学的支撑。 ●饶曙光编剧作为“从无到有”的第一创意者,是电影这一“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苏小卫类型化往往隐含着一种模仿的意味,这对编剧来说未必是好事。所以,编剧在创作中应...
[阅读全文]
2011-03-21 04:15:23
读李遇春《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
李遇春教授的《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了,可喜可贺! 作为一位“70后”学人,李遇春多年来对于搜集、研究“当代旧体诗词”情有独钟,可谓别出心裁。这份情其实深深植根于他的兴趣中——他喜欢搜求前辈文化人的旧体诗,喜欢了解、谈论那些前辈...
[阅读全文]
2011-03-18 05:03:36
高旭旺:读高治军先生
<!--正文内容begin--> 一个情感强烈的人,一个渴望一生与诗同行的人,始终无法减少自己对诗的执著和痴迷。他是一个经常超负荷工作,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疯狂写作的人;一个被都市那种浮躁情绪笼罩下,被逼上边缘的孤独写作的人。我们不得不惊叹高治军的产量,因为《大河飞歌》(荣...
[阅读全文]
2011-03-18 05:01:39
《古炉》:“碎写”历史,观照虚无
<!--正文内容begin--> 新世纪以来虚构文学的历史写作面临着两难之境:一方面,重要作家都意识到,必须写历史才能出大作品;另一方面,怎么去写历史,怎么去处理当代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记忆,又是一个难题。莫言、王安忆、贾平凹、阎连科等作家的近年创作实际上都在这种两...
[阅读全文]
2011-03-17 03:02:41
解思忠:文学修养与国民素质
<!--正文内容begin--> 具备文学修养,并非是创作过文学作品,或者是评论过文学作品;而是指关注文学,阅读过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受过高品位文学作品的熏陶,并具有一定的鉴赏力。 也许有人会认为,文学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事情,与一般人的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文学可...
[阅读全文]
2011-03-14 06:00:59
朵渔:诗人在他的时代
在得知获奖的消息时,另一个让人悲伤的消息也几乎同时传来——著名诗人张枣在德国图宾根去世了,年仅48岁。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诗人梁健和邵春光也相继离世,同样都是英年早逝。在这样一个属于文学的春天里,我必须低下头来,向这些早逝的诗歌精灵们追思,哀悼。 相对...
[阅读全文]
2011-03-11 04:05:28
石岸:徐则臣小说《这几年我一直在路上》解读
徐则臣这些年小说创作,始终围绕着两大系列展开。即“花街”系列和“京漂”系列。这是一个世界的两侧:乡村与城市。徐则臣对乡村的书写,不光是作家拓展写作资源的需要,更是他为读者打开了一条通往童年记忆的秘密路径。这是每个写作者几乎都无法绕开的领域。只是徐则臣在这方面更...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辩证看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刘伟:亟需整治基础教育系统的非教学...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冯杰:那一枝高高的荷
孟繁华:本土叙事与中国文学的经验形...
王冰:长安人写长安 ——《长安物语》...
刘德安:为海南热带雨林立传——读杨...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