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4-12-25 03:05:04 彭程:批评拿什么唤回尊严
      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文艺批评连同文艺批评家的角色,日益变得暧昧和尴尬。某位一向对批评情有独钟的作家朋友,曾撰文称批评家正在逐渐沦为“傀儡”和“鸡肋”。话有些刻薄,也不免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之嫌,但的确是鲜明地揭橥了一种积弊。“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之喻,强...   [阅读全文]
    2014-12-16 03:36:59 涂启智:让“没来的人举手”
      有这样一个笑话,老师对着全班学生点名:“没来的请举手!”自然现场应该没有人举手,因而引得全班哄然大笑。当这个笑话与诸多社会现实关联起来,或许笑起来并不那么轻松。——那些不幸遭遇“在看守所神秘死亡”、“开胸验肺”、“半夜睡在家里房屋突然被强拆”的人,都可能是...   [阅读全文]
    2014-12-15 09:03:39 陈殿兴:一个单亲妈妈在美国白手起家的历程
    本书先后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美国EHGBooks公司出版。里面收集了作者的四十六篇散文。这些散文细腻生动地纪录了作者在美国的经历、见闻和感受。从这些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单亲妈妈在美国白手起家的过程。作者在本书的《序》里对这个过程和写书的目的有简要的叙述:“我和这...   [阅读全文]
    2014-12-11 03:49:37 沈大力:与海地姑娘论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墓碑雕像  别了,我们转瞬即逝的,  夏日灿烂的辉光!  我已听见萧萧落木  在庭院的砌石上簌簌作响,  像在唱挽歌一样……  秋天来临了!这神秘的天籁  仿佛在为人送葬……  ——《秋之歌》  这是《恶之花》中的一首悲秋诗,作为该集《忧郁与理想》部分...   [阅读全文]
    2014-12-04 03:18:48 诗人洛夫:心中若有诗 瞬间即永恒
      从11月15日到12月5日,洛夫先生入住中国泰州秋雪湖国际写作中心从事文学交流活动,他还就诗歌创作、欣赏及评论等方面的话题为泰州文学爱好者作了一次专题讲座。  在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看来,今天更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缺乏价值感、美感,太物...   [阅读全文]
    2014-12-01 03:06:14 陈莹峰:只因人间十月十
    十月初十与十月十日同是双十节日,时间不同,含义各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先说农历十月初十丰收节,这是世界各地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丰收神“炎帝神农氏”。中国民间认为农历双十节是“十全十美”的吉日,在这天结婚登记的...   [阅读全文]
    2014-11-28 03:08:17 读孔见新作《谁来承担我们的不幸》
      孔见的写作我一直注意,而且经常同他有交流,他涉及的领域非常重要。中国,尤其是汉区的宗教传统偏弱,一旦儒家的道德维系被动摇,人们就活得比较物质化,对心灵、信仰、精神这类问题关注不多,更多的眼光和精力表现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改造他人的冲动。这种改造不管是革命...   [阅读全文]
    2014-11-27 03:13:07 刘宏志:小说的要义在于发现
      传统现实主义所谓的小说就是对现实的反映这种观点,在当下似乎越来越多地受到作家们的反对。纳博科夫曾说:“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其实,大作家无不具有高超的骗术,不过骗术最高的应首推大自然。”王安忆也强调...   [阅读全文]
    2014-11-26 04:06:06 周良沛:多元时代的诗歌选择
      诗所以为诗,它在文学中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在文化领域及各个领域的热闹中,是否应该有些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对此,可能许多人都不能达成一致。此时,读到诗人高专的诗集,引发了我想谈点什么的念头。  然而,偶然看到有文章讲到高专的《别坐等天明》,作者认为这是诗人...   [阅读全文]
    2014-11-19 03:16:19 张炜谈写作:“服务读者”是一种误解
      在我因写作过度劳累两次住院之前,我的写作一般都写到凌晨两点半左右。因为体力精力的原因,50岁以后写的比较少了。现在的生活比较规律,每天晚上十点半休息,早上七点起床。我现在每天主要的工作是阅读,是沉到生活中去。这些年搞了大量的乡村调查,乡村调查时间占了我工作时...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