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5-11-25 07:45:33 高平:“非诗化”的现状与未来
    当前新诗领域存在一些“非诗化”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些新诗越来越不是诗了,导致整体的新诗受了连累,声誉越来越低,读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好诗也被“躺枪”,一些读者已经将新诗拒之门外、不屑一顾了。新诗这个百年文学新品种,从五四诞生走到今天,其总体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其...   [阅读全文]
    2025-11-24 07:21:49 刘伟:乡村未来之变的多维畅想
    历史推进到今天,很多国人感慨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和科技、社会的进步,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科技革命,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改变:传统的实体店正在消亡;数字货币即将普及;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代替私家车,...   [阅读全文]
    2025-11-19 08:04:12 杨芳:在读书中学做人
    </h1>“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凡是值得阅读的书,都需要细细品味,边读边思,这样才能读出书的味道来。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的陪伴与滋养。就像冬日温暖的阳光穿过窗玻璃照到我的身上,朱光潜先生的《读书与做人》让我眼前一亮。“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   [阅读全文]
    2025-11-14 08:07:43 赵顺年:《远方来客》浅析
    一由于自己的特别嗜好与偏爱,在所有的观赏植物包括各种花卉中,我对文竹情有独钟。30多年前,我就写过一首短诗《文竹》:从不隐藏自己的秘密你用心照不宣的微笑面向生活没有雾的氤氲比有雾还生动没有云的缠绕比有云还迷人灵与肉在你纤细的身上结出最完美的恋情你牵着男人也拴着女...   [阅读全文]
    2025-11-11 08:17:59 魏纯明:深厚的家族记忆
    阅读是最长情的纪念。阅读《白鹿原》,对这位陈忠实表达深切的纪念。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生于西安东郊灞桥区西蒋村。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196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9年后多部(篇)作品获全国及各大刊物奖。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   [阅读全文]
    2025-11-11 07:12:37 刘伟:AI能替代老师吗?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6年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条件经历了传统直视(实景、实物、模型、挂图)、电化教育(幻灯、投影仪、广播、电视录像)、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课件PPT、互联网)、智能化/智慧教育(人工智能AI、大数据、VR/AR)等诸多过程,目的都是为了提...   [阅读全文]
    2025-11-10 07:10:27 张翎:“疼痛”是贯穿我近期作品的一条隐线
    擅长讲故事的作家张翎,突然对故事的情节走向产生了厌倦感觉。是的,“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世界上还有什么故事被有被人讲过呢?但是,有没被尝试过的说故事的方法。这是张翎在新长篇《流年物语》写作中所做的努力。当时她已经完成了约十来万字的文稿,却推翻了原稿,重新设置故...   [阅读全文]
    2025-11-04 07:07:17 孙思:张烨诗歌的审美特征与透视
    2018年10月4日正午,五台山佛光寺,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我刚从大殿出来,就看到立在门口香炉旁的张烨,正午的阳光照下来,她的眼睛里一片明净,盛满了蓝天,洁白无瑕的脸在阳光下发着蓝盈盈的圣洁的光。这个时候,周围挤满了人,她脸上的光芒向四周水一样流淌着,而她自己浑然不觉...   [阅读全文]
    2025-11-03 08:06:37 王德领:穿行于时间迷宫的沉思者
    宁肯大学毕业之后离开北京,去西藏的一所藏区中学支教。在那里,他读福克纳、卡夫卡、萨特,写诗、写小说,去附近的寺庙漫步,上课、家访,更多的时候是在沉思。寺院群、经幡、桑烟、转经筒、磕等身长头的队伍、穿红氆氇的僧人、淳朴的藏民,深深触动了他。虽然他不懂藏语,但内心...   [阅读全文]
    2025-10-31 08:24:15 张莉莉:析念人《铁窗下的婚礼》现实意义
    当代作家念人《铁窗下的婚礼》是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生活背景。作品中莫老爷提出的“三不爱情观”,犹如一颗射向黑暗天空中的信号弹,光芒四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核,被知名学者梅俏称为是“新时期无产阶级文艺经典之作。”一、不耐清贫者不婚莫老爷原是省机关一位...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