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马娜:守望的力量
    马娜:守望的力量
    • 作者:马娜 更新时间:2016-05-05 10:50:58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04

     

      看一部作品是否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并非仅是语言和故事本身有多么精彩,情感也应该有一定的冲击力。报告文学《生命的守望者》是作者牛海坤饱含深情对爱的诠释,对亲情与忠孝的朴素抒写。选择以炽热的情感或苦难的历程去展现人间的浩荡深情,彰显亲情的伟大和无私,是由作者的精神向度所致,从而也直接呈现出对生命及人性的审美。

      《生命的守望者》以普通煤矿工人朱清章坎坷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语言生动,情感朴实,情节跌宕,暗藏震撼人心的深重力量。文中大量的情景式描述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背景”的苍劲之美。正如开篇所描述的:“在V形的青山深处,穿过世纪的烟尘,他披着霞光、星光和曙光,从雾霭、冰雪的裹挟中走来……”全文底色寒凉,意境深邃而忧伤,故事意蕴深远。

      1974年,故事的主人公朱清章只有24岁。那年冬天,他就要结婚了,寒冷已不能抑制住他心底的激动和兴奋,幸福的日子不断向他走近,美好生活触手可及……然而一个突然的电话使一切美好戛然而止,母亲不小心把几年攒下来给他娶媳妇的1300元钱全烧光了。他赶到家里时,父亲浑身抽搐瘫坐在火炉旁,母亲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嘴角一直在动,想说话却说不出来。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并不久远,作品几乎没有对时代背景进行直白的交代,但读者仍能从隐匿于语言节奏的深处,清晰触摸到属于那个年代的独有印迹。主人公朱清章悲惨命运的大幕便由此拉开。母亲最终成了植物人,这对于当时每月只有几十元收入的普通煤矿工人家庭来讲,无异于晴天霹雳。操劳多年的劳模父亲再也承受不住生活的磨难与打击,从此失去了自理能力,生活的重担全压到了朱清章一个人的肩上。父亲不忍心老两口连累未婚的儿子,甚至几度想携老伴自杀。此情此景不禁让人簌然泪奔,久久难以释怀。

      善良淳朴的朱清章主动与女友提出了分手,不想连累别人。此后,虽有好心人先后介绍了20个姑娘,却都因朱清章家庭贫困而无人肯嫁。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孤独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痛苦,不管面对多么强大的恐怖,只要有人相伴就能忍受,然而,当时只有二十几岁的朱清章几乎没有一天不深陷孤独这座精神的坟墓,他甚至蔑视自己的生命和无能,可又能奈何?他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可是与他相亲的女孩一看到他家的境况,都纷纷退却了,他不怪她们,他甚至还理解她们,但他还是绝望了,对爱情绝望,爱情之于他,是奢侈品。”

      面对命运所给予的疼痛,主人公表现得从容坚强。作者并没用过多的笔墨渲染或刻画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起伏,也没有绞尽脑汁进行酣畅淋漓的主观抒情和细腻描述,而是将情感表达把握得冷静而克制,满含泪水仍然微笑,濒临绝望仍然希翼,覆藏于笔端下的恰恰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张力,表现出了一个作家收放自如的叙述品质,也是作者精神力量成熟与完整性的彰显,更符合非虚构写作所提倡的作家的使命和责任,要扎入最深处的痛,贴近灵魂,体贴底层,直面现实并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人生的真相与情感的真实表达。这也正是非虚构文体写作的魅力所在。

      文中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构成了此文悲喜交替的节奏与氛围。1979年的一天,一位叫张凤英的河南妹子在朱清章最为落寞的时候走进了他的生活,爱是一切生命力量的源泉。“她是与我相亲的第21个姑娘,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朱清章一直这样说。作品对情感的悲喜转换,很自如地以一个朴素的姿态,唤起了读者心中的百转柔肠。1994年,朱清章生病多年的父亲去世不久,常年操劳的妻子张凤英查出胃癌晚期,命运再一次将朱清章重重推入人生的深渊。人间的苦难恐怕也不过如此了吧。然而,生活的苦痛命运的无情,依然没能将朱清章这位坚强的汉子击倒,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他不离不弃的精心照顾下,昏迷几十年的植物人母亲却在某一天奇迹般醒来。读到此,主人公朱清章善良、正直、淳朴的人性美以及有血性的面对苦难铁肩担当的性格美和他孝老、敬老、爱老的美好形象在作者平静而有力的笔触下如雕像般蔚然树立。

      2015年央视春晚现场,朱清章携89岁的老母亲出现在亿万电视观众的视野里。他31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养母直至其苏醒的孝心故事瞬间感动了数亿中国观众。

      作者牛海坤在短时间内抓住了这样一个题材并饱含深情地完成了书写,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追溯,折射出人性深处所共有的温暖光亮。那些光亮,使读者得以深刻认识到这部作品内在的精神关怀,认识一个伟大民族孝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精神品格,并传递出华夏民族特有的文明气蕴、文化内核,由此推动社会道德力量进一步发扬与建设。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可以迸发出的巨大精神能量。人性可以教化人们趋向善良,情感则把善良化作爱的暖流,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温馨与美好。这应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