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友情专稿:叶匡政:网络文学无须鲁迅文学奖
    友情专稿:叶匡政:网络文学无须鲁迅文学奖
    • 作者:叶匡政 更新时间:2010-03-04 03:20:29 来源:东方文学图书出版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5711
    [导读]编者按:老叶作为文化批评人,总能一针见血!

     

      近日中国作协发布了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与过去比,这次增加了数字出版物,即在“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上发表的作品,也可申请评奖。网络文学终于登堂入室,自然会引来网友和文学界的一番热议。有人认为是顺应了文学潮流,也有人认

      近日中国作协发布了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与过去比,这次增加了数字出版物,即在“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上发表的作品,也可申请评奖。网络文学终于登堂入室,自然会引来网友和文学界的一番热议。有人认为是顺应了文学潮流,也有人认为只要鲁迅文学奖所持的文学观没变,不过是赶时髦。

      网络和传统文学奖的互送秋波,从前两年就开始了。记得2008年茅盾文学奖时,一些大网站就铆足了劲,替茅盾文学奖大张旗鼓地做宣传。如果说网络看上了传统文学的范儿,文学奖看上的无非是网络文学的潮儿。范儿有体面,潮儿有人气。这种垂青,貌似新鲜,不过是认可了一种发表的新介质而已。

      条例中说得明白,过去必须是“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如今增加了一种新媒介,就是网络,而且是“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据说有这种资格的只有新浪、搜狐、网易、盛大等百余家网站。但评奖的门类并没有变,仍然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这些传统文学样式。在网络早已成为最主流媒介的今天,这根本算不上一条新闻,只能反证传统文学奖反应的迟钝。

      我对“网络文学”这个提法,从来就持保留态度。只要是传统文学样式,不能因发表的介质不同,就有了一个新定义。如果这个概念能成立,那意味着还有报纸文学和刊物文学。网络新闻也早有了,但在人们观念中,它和纸质新闻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无非是自由度相对大点。如果真的有“网络文学”这一类型存在,它也是指那些对传统文学观构成了根本变革的文本样式。

      我们现今认知的文学和文学类型,并不是文字文本的自然属性,它被建构为一种知识共识,其实只有两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时间更短,“五四”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文学观。每个时代对于经典知识空间的认知,都会发生变化,对于文学的认知同样如此。网络对于文学的改变,绝非只是改变了发表媒介那么简单。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网络在今天不只是被人们看作是信息、知识或现实的一个载体,在很多人眼中,它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人们如今已很少关注那些在街头发生的事,他们对现实的关注,更多的体现为对网络的关注。这种即时性的感受,不仅在创造一种新的集体经验编码,其实也在改写我们对经典学科的认知,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文学观。

      可以说,是“即时性”这个网络现实,使传统文学观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这种想象的、缓慢的、极难引发互动的文本样式,或者沦为影视的奴隶,或者正在被更为单纯的文本样式取代。同时,文学的近亲繁殖也在加速它的消亡。

      两百年来,文学被学科化后,就一直处于近亲繁殖的状态,只从既有的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使文学在今天既不能为我们呈现新的历史观,更不能带来新的哲学观,除了一些修辞的快感外,对于公众几乎别无长处。而鲁迅文学奖一类的传统文学奖,坚守的仍然是这种完全传统的文学原则与审美趣味,这是它越来越远离民众的真正原因。

      鲁迅文学奖如果真的要关注网络,首先必须接受网络所带来的知识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增加或改变文学评奖的类型与规则。比如,过去小说被认为是与公众联系得最为广泛的一种经典文体,这个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无数事实表明,在报纸和博客中被关注最多的媒体评论,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在新知识空间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它会拥有自己的文体观,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史,也会形成自己的文本秩序,拥有自身对文本创造和审美认知的独特判断标准。因为随着对媒体评论的需求和写作群体越来越大,对它的评选、展示与研究的机会也越多,这和小说在中国成为经典文体的历史是一样的。

      不能否认的是,鲁迅文学奖所评选的那些文学门类,与社会话语正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隔绝,不仅远离了古典时代所坚持的那些快感、趣味、自然、真实的原则,甚至也在远离思想与历史,仅仅是一种文学化语言的呈现。任何人都难以否认,今天的文学在孤独、单向、复杂、自恋的思维与认知模式中,在漫漫走向消亡。而网络给文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突破了这种所谓经典文学的限制,正在为文字的认知或活动构建一种新秩序。

      如果鲁迅文学奖无法接受这种重写的文学定义,它所谓对“网络文学”的接受,只不过是一种姿态。虽然让步了,但仍然换汤不换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这种让步只会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