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4-01-04 08:28:36 梁衡: 草木小记(三则)
    都市野味我住北京已有多年。眼见楼愈高,路愈阔,人愈多,车愈闹,烦不胜烦,便常思小时乡间泥土之乐。我所在的大院有楼数十座,柏油路纵横其间。早晨的锻炼方式就是绕楼跑步。跑完之后又觉缺点什么。虽路旁有标配的健身器材,然冰冷之物,不想去摸。两侧有银杏树,叶如小扇,楚楚...   [阅读全文]
    2024-01-02 10:05:07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日月光。老屋榆树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孙犁《题亡人遗照》二十多年前,林贤治曾在《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一书中这样评价孙犁:“正是母性的乡土感,博大、深厚、柔润...   [阅读全文]
    2023-12-28 09:25:28 周树宁:鸟殇
    公元二零一九年,农历己亥年正月廿四日晚上子时;我正在寻觅所需微信,忽然发觉在我的屋后有打风枪的响声,我意识到有人在偷杀栖息在榕树上的麻雀了。我悄悄打开窗棂,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三个年轻人,一个照电筒,一个举起风枪,一个拧着布袋在捡地上的死鸟,多么的残忍啊,...   [阅读全文]
    2023-12-22 08:59:34 牛瑾:别丢了那颗少年的心
    青葱的少年时光注定让人怀念,但是,纠结过、挣扎过、选择过、经历过风霜,仍保持少年心态的人生,才会更显深刻。请相信,只要还敢想敢做、保持赤子之心,一切皆有可能。时间从来不语,却给了我们所有的答案。为抗击洪水,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集结师生奔赴一线,铲砂石、运沙...   [阅读全文]
    2023-12-18 09:07:36 徐三保:俗世的修行者
    伯父是盲人,中等个子,微微发福,脑袋大,耳朵坠子肥厚。伯父掐指的样子,简直就是一尊弥勒佛。第一次来的人,对简陋土墙瓦房内的干净和清爽,啧啧称赞。伯父将物件收拾得妥妥当当。出门敲打的竹棍,按序贴靠在堂屋的墙角。草绳成捆盘好、码在鸡笼顶边,编好的草鞋一排排挂在堂屋...   [阅读全文]
    2023-12-14 05:19:21 刘涛:一个人的雨季
    1.撑开生命的伞一个乡村孩子的生命记忆,总是与纷纷扬扬漫天飘摇的雨丝纠结在一起。第一天走进那所木质结构的、又寒碜又破败的乡村小学,背着一个不知妈妈曾经缝补过多少次的草绿色军用挎包,那曾经的绿色已在妈妈的指缝间消逝得无影无踪,仿佛我那遗失在荒烟蔓草间的下落不明的童...   [阅读全文]
    2023-12-13 08:34:42 郭戎格:僧衣如虹
    又是一个暑期,我的稻城之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驱车爬上了高原,身体的承受力不断受到冲击与挑战。去往稻城途径康定、新都桥,从海拔3000多米上升到4300多米,沿途只有盘综错杂的山路和看不到尽头的连绵起伏的高山……我无心欣赏窗外的风景,...   [阅读全文]
    2023-12-11 06:55:37 赵晏彪:莫言的“莲池”之恩
    2021年的岁尾赴保定讲课,课后,当地的文友陪我漫步到了古莲池驻景楼。因了枯冬的缘故,古莲池已无荷花盛开景象,残荷败枝,偶有鸟儿掠过,少了诸多的喧嚣,另有一番景致,随口吟之:“一片残荷好入画。”陪同闲逛的文友说,好诗句,有趣味。不过荷花繁盛之时这里的景色最美,荷艳...   [阅读全文]
    2023-12-08 05:36:17 张恒:山中物象
    根抱石芙蓉岭下有一处奇异的景象:根抱石。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奇松为首,又分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松。一松一风景,各树不相同。大多的人目光或许都注重在奇松虬枝错节的形态上,怕是少有关注其树根的。树,就...   [阅读全文]
    2023-12-07 09:17:22 潘红:村庄里的守望者
    每个人对村庄的记忆都不尽相同,在我的记忆里,村庄是温暖的,有暖暖的炉火,有袅袅的炊烟,有孩子们欢快的嬉笑打闹,有长辈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有简单却热气腾腾的饭菜,有夜晚传来的几声狗叫,还有勤快的鸡准时喊你起床的打鸣声。没有电视,没有手机,通常一到晚上,一家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