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3-09-16 02:00:49 葛亮:香港文学的“怀旧性”
    </H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华文文学界掀起一股怀旧热潮。内地“上海怀旧”与1984年初兴起的“文化寻根”一衣带水;“港式”怀旧则在“回归”与“集体回忆”等关键词的辐射之下,体现着更为深层与独特的历史建构。  马尔科姆·蔡斯(MalcolmChase)在《怀旧的不同层面》一文...   [阅读全文]
    2013-09-11 02:19:14 刘厚生:梅花奖三十年思考
    </H1>  ●梅花奖强调争奖者必须有优秀的完整本戏,显然推动了争奖者及其剧团进一步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重视。  ●从前孤立强调“看角儿”,常造成大角儿同二三路乃至底包的大小矛盾,现在则基本消除,梅花奖发挥了一定的巩固作用。  ●整个戏剧界需要了解,没有优秀大演员的剧...   [阅读全文]
    2013-09-06 03:07:37 徐则臣:小说的边界和故事的黄昏
      小说需要故事,这谁都知道;但是在今天,小说里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讨论这问题的人似乎不多。故事还能是什么样子?某日,在一大学做讲座,中文系的学生站起来反驳:故事就是故事,今天的故事和昨天的有区别吗?我说,故事本身也许没有区别,但小说里的故事有区别。在今天,...   [阅读全文]
    2013-09-02 04:01:57 李小雨:诗意的心灵旅程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杨东彪是一位始终忠实于心灵和诗歌写作的诗人。《七月诗选》就是这位诗人的一本集多年创作精选而成的抒情诗集。  诗缘情,写抒情诗就像听见灵魂的声音,它像闪电一样,撕开天空和夜幕,那么精短却光华闪烁,抒情诗是真性情的一...   [阅读全文]
    2013-08-27 03:19:10 李唱白:生长诗歌的老代
    一个报纸的副刊,就像一座城市的园林。《邢台日报》的《百泉》副刊就是我们邢襄人的精神家园。一个园子的气象与主人的境界有关,苏有郎先生就是这个园子的主人。佳木生,祥鸟集,它早已成为了邢台文坛的一个重要阵地。因为喜欢文字,我一直特别关注《百泉》副刊。打开2013年7月25...   [阅读全文]
    2013-08-20 05:30:47 岁月的“沉淀”与当下的“偶然”
      </H1>  今年,盛夏的北京张扬着现代舞的味道。如果说国家大剧院的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中国舞蹈十二天”,以及现代舞活动家、教育家曹诚渊推动的“北京舞蹈双周”是舞蹈人之间的融合互动的话,那么一个小型的民间艺术周——首届北京ONE国际表演艺术周则更推动了艺术家们...   [阅读全文]
    2013-08-09 03:00:53 王干:现实书写中的东方古韵
      上世纪90年代后,社会面貌转变非常明显,集体性质的众多单位和组织迅速溃散,纷纷退出人们的生活。由此带来的是“集体精神”、“公家”这样的理念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浓转淡。这是由集体转向个体(个人)的社会大转变,中国没有哪个时期比这个时期更强调个体的意义,这也是90年代...   [阅读全文]
    2013-08-08 03:00:02 孙郁:文学史的场域
      以广告为线索,描绘文坛的人与事。在格局与气象上,已不同于先前,文学生态感出现了。同时,书中不都是史家的言说,有资料的陈列、点评、鉴赏,连成一片风景,人与文,书与事,似乎动了起来。  一  60余年前,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出版,现代文学史有了自己的学科框架...   [阅读全文]
    2013-08-08 12:46:03 从莫老爷的襟怀看特色爱情观
    最近,左翼作家念人的新作《铁窗下的婚礼》问世了,这是念人同志完成《泪洒珠江》、《哭泣的白云山》、《愤怒的玉兰》的‘南国三部曲’后,又一部力作。在小说《愤怒的玉兰》中,描写莫老爷为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他毅然辞去了干部身份,回到了家乡组织农民...   [阅读全文]
    2013-07-22 03:06:38 周思明:新媒体文学的可能
     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推动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文学体制和文学秩序的深刻裂变。  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目前,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