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3-10-22 03:18:08 从汉隶学书――评董凤树书法艺术
    </H1>  隶书起于秦,如甘霖初现呈显润泽;鼎于汉,如江河蜿蜒或大湖气韵,含蓄起舞。近观董凤树隶书新作,顿觉源头悠远,承袭珍贵。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不难觅见或飘逸、或内敛的精神气质,这源自禅机一样迷人的修为。董凤树的隶书艺术,既行笔从容,又刚劲有力,形态自...   [阅读全文]
    2013-10-16 03:09:57 郭军平:“网”说
    多年以前,记得有一位诗人写过一首奇诗,题目是《生活》,接着内容是一个字:网。我们解读只要把题目与内容结合起来就是:生活是网,或者说生活如网。的确,生活如一张网,我们人人都在这张网里,假如我们一个人是一个网点,那么由一个人出发,就会把他的生活联系图以一张网状描述...   [阅读全文]
    2013-10-14 03:00:47 普冬:诗人内心的“确信”
    </H1>  梦一样纠缠、云一样悱恻,诗人内心众多的“确信”。企图打开它像打开一条鱼。  你确信诗歌就是担当与使命,就难以容忍春花秋月、云淡风轻;你确信诗歌等于“崇高”,就难以认同生命的个别体验与多元性;你确信诗歌是小众的贵族的,往往漠视好诗歌是共通的这一基本事实...   [阅读全文]
    2013-10-11 02:11:26 西篱:上海叙事与女性写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20世纪的上海为女性写作贡献了不少奇葩。贵族出身的张爱玲,40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是个文坛“异数”,她独特的文字的生命力,作品中拥有的女性之敏感和细腻,以及浓郁的古典美,她对世事人心了解的通透、对人物心理本质的把握等等,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座高峰。...   [阅读全文]
    2013-10-09 02:06:06 低处的人生 高处的云朵
      高丽君是近年来从宁夏西海固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她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创作的精神突围,以饱满的激情、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坚定地捍卫散文尊严。她以低处的人生历练,向高处的诗意人生靠近。她的文字真实、安静、清洁,文采盎然。读高丽君的散文集《在低处在云端》,从中可以...   [阅读全文]
    2013-10-08 03:03:02 郭鹏:将孔圣人还原为孔夫子
    一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重心——孔子及其儒学,历来有很多大家都讲述了其重要性。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钱穆在《孔子传》的序言中说:“孔子为...   [阅读全文]
    2013-09-27 02:03:12 邵燕君: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新变
      进入新媒体时代,我们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说法有了更切身的体会。真正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的是媒介自身的变化,与之相比,内容倒在其次。随着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越来越深地进入我们的阅读生活,不仅是文学的内容变了,更是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   [阅读全文]
    2013-09-22 02:00:53 双鱼:难以泅渡的幸福彼岸
      “80后”的蔡东笔触老练、直击人心,从《结发》开始,蔡东独特的文字风格正在逐渐形成。她理性而冷静的叙述背后,往往暗藏着看透世事的决绝与彻骨的无奈、悲凉。蔡东用自己年轻的笔,一次次轻易地戳穿了一击即碎的现实与幸福。  小说《无岸》亦是如此。45岁的柳萍生活在“永...   [阅读全文]
    2013-09-18 02:34:39 思维的力量
    黑芝麻和白芝麻放在一个盘子里,如何一下就分开?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答曰:黑芝麻只有一粒,把它拣出来就是。这个答案虽不完备,但也足见睿智,于谐趣当中体现了思维的火花。“博学善思”这个成语本为并列结构,反过来,变成“善思博学”后,即可看成因果式结构,因为善思,所...   [阅读全文]
    2013-09-17 02:02:20 麦家:当作协主席弃写作就像结了婚又禁欲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麦家现在有两个新头衔:书店主人和浙江省作协主席。前一个身份让他深感满足、夙愿已成,而后者则让他“欣喜、惶恐、不适应”。  他说:“作协主席首先得是个作家,当了作协主席放弃写作,就像一个人结了婚禁欲,可笑又可悲。我...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