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百家文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2016-03-22 11:16:16
杨启刚:黔南诗歌的突围或坚守
</h1>在贵州文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诗歌创作,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具有先锋的作用。其次,影视文学创作多年来一直稳步并呈上升趋势,也占有一席之地。而作为小说创作,一直滞后徘徊不前,处于尴尬的境地,虽然小说作者们都作了最大的...
[阅读全文]
2016-03-08 03:25:53
厦门诗歌的第三个“十年”
一这是厦门诗歌的第三个“十年”。此前,八十年代有过一段以厦门知青为主体的创作群体,红红火火。九十年代初期,情势陡然急转,剩余六七位本土诗人,艰难留守,相当落寂。幸好,有特区改革开放大潮,吸引涌入大量“异乡人”,同时带来众多写作者与诗人加盟,厦门诗歌才有了转机。...
[阅读全文]
2016-02-25 03:00:50
抒情中的冷静――谈谈李清明的散文集《牛铃叮当》
记忆是条五彩缤纷的长河。李清明站在河边眺望故乡,他多次跨过这条小河,回到了他的故乡买马村。可他看到的却是残破的家园、被遗忘的传统和礼仪。这些显然都不是李清明想看到的,他在痛心疾首之余,哪里还有抬腿跨过这条河的力气。 李清明不愿把灵魂丢失在外面,他在这浮躁...
[阅读全文]
2016-02-19 03:11:41
设计的根本是设计家的审美水平与社会接受的审美能力
2016年央视春晚的吉祥物最终没有出现在万众瞩目的荧屏上,之所以取消,大家都懂的。无疑,最初的构想是好的,结果是韩美林躺着中枪。央视一公布方案,就引来了完全预想不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吐槽,一时韩美林成了众矢之的。眼看无法收场,还是以取消而平复一切的不满。试想,如...
[阅读全文]
2016-02-18 04:00:43
万祖波:爱上阅读
且不论工作怎样的繁忙,不管生活多么的艰辛,手头收入何等的微薄。这一切却丝毫没有给我带来什么苦恼,让我产生多少悲观,生出哪些哀叹。我的心始终是温暖的、轻松的、乐观的。因为在我的生活里还有阅读这等幸运之事,陪伴我、安慰我、引领我。是阅读:让我学会了运用什么样的心态...
[阅读全文]
2016-02-15 03:00:09
2016年文学大年?值得期待
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互联网,都对文学创作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网络文学的形成。与一贯追求思想艺术品质的纯文学不同,网络文学追求的是点击率。这就决定了网络文学其实有着突出的通俗文学特质。既然是通俗文学,那自然也就会对纯文学形成强烈的市...
[阅读全文]
2016-02-14 03:00:48
解永光: 读李硕《军垦记事》
战友相聚李硕往往开讲,退休后他还整理了一些发表过的旧稿,写了一些回忆青海兵团往事的新文。有一次他约我到一所老年大学去见面,见面后说了他想把青海兵团艰难生活集中在一本册子里。当时他已做成一本电脑打字的稿本,对我说“印了5本,先找老战友看看,提提意见”。在完成这个...
[阅读全文]
2016-01-15 03:00:32
任遂虎:“戴嵩画牛”的争论及其启示
“戴嵩画牛”可谓一桩千年“公案”。 戴嵩,唐代画家,与韩幹处于同一时代,以画牛著称,有《斗牛图》传世。《斗牛图》传至宋代,引出一桩“公案”。 事情原委出于苏东坡笔下。《东坡题跋·卷五》载:“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
[阅读全文]
2016-01-14 03:19:42
求新求变迈向品质时代
第30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飞天奖”获奖剧作及虽未获奖但进入评委视野的优秀剧作,是近两年半以来国产电视剧创新发展成果的显示。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阅读全文]
2016-01-04 03:10:52
刘锡诚:痛悼陈辽
在网上看到《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6期的广告,得悉该刊发表了陈辽兄所撰关于拙著《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评论《新中国第一部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学学术史》,于是便打电话给他通报,接电话的却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女儿,告诉我她父亲已于12月2日逝世了。听到这个噩耗...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刘伟:老师,你为啥总是忧郁不快?...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刘伟:严师何处寻?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冲:面子的重量与尊严的底色——读...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刘醒龙:自信如青铜重器
庄晓明:关于诗歌的反抒情写作...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刘伟:辩证看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亟需整治基础教育系统的非教学...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杨维松:在机器轰鸣中种下诗的种子—...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