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6-05-19 09:42:01 王宝杰:刚烈•专情•绝望•轻生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性格造成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观念及封建家长制充其量只是悲剧形成的外因,而刘、焦的性格因素则是悲剧形成的内因。而且必须是刘兰芝、焦仲卿及焦母三者的性格发生矛盾碰撞,悲剧才会必然地发生。关键词:悲剧、成因、...   [阅读全文]
    2016-05-13 09:55:14 李振:今夜只谈爱情
    文珍的《牧者》几乎通篇找不到爱情二字,只有一处还是“根本不配谈爱情”,但无论作者或小说中的人怎样惶恐,都没有能阻挡爱情的到来。徐冰第一次遇到孙平,是在后者的课堂上。正如一切并非一见钟情的相遇,故事的开始都是艰难的。年轻但貌不惊人,学生们眼中的明星教师丝毫不能让...   [阅读全文]
    2016-04-28 09:39:38 “中国故事”的鲜活样本
      《中国作家·纪实》2015年第10期在“中国故事”的栏目,发表了作家杨黎光撰著的纪实作品《横琴——对一个新三十年改革样本的五年观察与分析》。把这样一部反映珠海横琴特区的改革实验与突出成就的作品,放置于“中国故事”栏目之下,是十分贴切的。可以说,横琴从一个鲜为人知...   [阅读全文]
    2016-04-25 05:51:15 陈殿兴:普希金之死始末 (二)
    一、短序熟悉普希金生平的读者差不多都知道普希金是在决斗中被丹特斯打死的。但具体情况却若明若暗。例如大家都知道决斗的起因是一封匿名信,但这封信是谁写的?什么内容?却并不知道。再如丹特斯及其义父起初并不愿决斗,决斗后他们受到了什么处罚,大家也未必知道。再如普希金决...   [阅读全文]
    2016-04-20 10:14:25 代际命名:策略与牢笼
    以代际命名大概是从”80后”作家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煊赫一时的“80后”作家命名引起了诸多社会关注,并且已经超越文学范围,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客观来说,由一个年龄的胎记来标记一代作家,不过是一种大而化之的命名。但在当时却有一种紧迫的氛围,面对新生的群体...   [阅读全文]
    2016-04-19 02:09:20 陈殿兴:普希金与沙皇
    小引要真正理解普希金的创作,必须了解真实的普希金。苏联时代是美化普希金的,对许多情况都采取“为尊者讳”的态度。中国受苏联学者影响,对普希金的了解也是不全面的。苏联垮台后,俄国学者摆脱了精神枷锁,百无禁忌,畅所欲言。研究普希金的专著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迭出不穷。...   [阅读全文]
    2016-04-12 09:35:51 张冠秀:阅读,从曹文轩开始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读过曹文轩作品,那么,他的阅读经历会有遗憾;如果一个家长或者老师没有推荐过曹文轩作品,那么,他的阅读引领也会有遗憾。作为一个曹文轩作品的老读者,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这么说。打开曹文轩作品,就像打开了一幅画,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这幅画美...   [阅读全文]
    2016-04-05 08:49:34 祝雪侠:文字跳舞的声音
    读张庆和先生的诗歌,仿佛打开了一道春天的闸门,仿佛使人感受到文字跳舞的声音。里边风景如画,如梦如幻,充满了真善美的礼赞,人性善良和光辉的一面在他的诗歌中意境深远!他的诗歌亲情也好,抒情也好,写落叶和黄昏也好,总是用美的一面在展现一个风景如画的春天!这就是诗歌带...   [阅读全文]
    2016-03-28 09:20:04 山东签约文学评论家制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山东作协的签约文学评论家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比较成熟的制度。我们的很多制度只是有一些笼统的想法,并没有具体的执行细节,因而常常会变形甚至不了了之。而山东作协的签约文学评论家制度,从前期的筛选到最后的考核,都有完整的设计,是一项合理、科学的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   [阅读全文]
    2016-03-25 12:36:12 暗夜沉沉有时尽,曙光灿烂无限美
    以前看过念人的《南国三部曲》,留下深刻印象,看完了《曙光》,我觉得这部新作是念人创作实践的延伸,作品中既保持了原有的艺术风貌,又有新的突破,展示了作家契而不舍,不懈追求的精神。这部作品以反腐败为突破口,以王学瑞、莫晓兵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与潘沿美为代表的腐败集...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