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论文百家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2012-06-06 03:12:22
樊星:“乡土诗”的新收获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勤奋笔耕的田禾寄来了他的新诗集《在回家的路上》。读着读着,那些真切记录了诗人苦难记忆的作品使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和诗人在一起的时候,他谈起苦难往事时痛彻心腑的神情——他对于苦难的耿耿难忘、他在讲述苦难时的声嘶力竭,都...
[阅读全文]
2012-05-31 03:01:02
阿来:对社会对生活的怀疑 使我成为低产作家
[阅读全文]
2012-05-25 03:09:56
为什么历史在“80后”写作中缺席?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80后”文学“非历史化”成因 有关“80后”文学的讨论,似乎逐渐多了起来。不少批评家认为,这一代小说家最大的困境在于,许多写作是“非历史化”的。这的确是一种切中要害的判断。仔细想来,这种叙事美学的形成,有多方...
[阅读全文]
2012-05-24 04:02:00
古耜:读散文集《辛夷花在摇晃》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曾经读过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这部早就经典化了的作品,不仅把一个伟大作家悲伤压抑的童年经历,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而且使我意识到一个文学创作的道理:即使面对人生的花样年华和如梦岁月,作家笔下仍然需要源于生活本...
[阅读全文]
2012-05-18 04:00:25
雷从俊:寻找的意义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于大清散文集《在历史的夹缝中寻找》(作家出版社),对过往的历史进行了有见地的发现和寻找。他以一个散文家的眼光,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找寻历史宏大壮阔之外的另一面貌和情态。 有言道“散文就是散步”。在历史的跋...
[阅读全文]
2012-05-14 02:11:45
在高原上建构文学的高度
文学,历经几千年时间的涤荡,生命力依然如此旺盛,成为人类精神的一座富矿;她是人类漫长历史发展中对苦难与快乐、煎熬与奋进的真实记录,是反映人性、投射挣扎的一面镜子。 文学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表现人本身的情感和生存的处境,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让人沉湎其中...
[阅读全文]
2012-05-08 02:13:55
赵峰:文坛现象
文坛越深入,就越让人感到失望。这是普遍步入文坛的文学新人普遍拥有的心态。文学圈的文人也有文学名篇孔已己和范进中举中所描述的科举制度中所驱生的心理现象,当举人高中状元,立刻拥有高官厚禄时,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从一个小小的阿谀奉承的草根老百姓,一跃成为残酷无情地剥削...
[阅读全文]
2012-05-07 03:04:34
张昕:希望抑或绝望
</H3><!--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初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御旨》,便觉其寓意深刻。虽然只有寥寥数百字,但却让人感受到穿透内心的震撼。 小说讲的是一位皇帝想要在临终前通过传旨人将“御旨”传给贯穿小说始终的主要线索人物——“你”。“你”虽然是皇上...
[阅读全文]
2012-05-02 04:01:39
唐晓渡:当代诗歌生态的“场”和“场子”
[阅读全文]
2012-04-27 03:00:36
王宇飞:网络小说莫娱乐过度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刘伟:老师,你为啥总是忧郁不快?...
刘伟:严师何处寻?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冲:面子的重量与尊严的底色——读...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刘醒龙:自信如青铜重器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庄晓明:关于诗歌的反抒情写作...
刘伟:辩证看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亟需整治基础教育系统的非教学...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杨维松:在机器轰鸣中种下诗的种子—...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