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4-02-19 09:07:15 照日格图:针尖上的生命轮回
      如果不是获得了2005年布拉索夫国际电影节大奖、2006年德国电影节最佳青少年影片金奖、2005年汉普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5年慕尼黑电影节观众奖和导演奖、2005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及奖等众多奖项,蒙古国女导演琵亚芭苏伦·戴娃导演的《小黄狗的窝》一定会成为...   [阅读全文]
    2014-02-18 04:00:49 刘艳杰:青岛,大师云集的时代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用文化铺就的,如果将“文学”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并楔入“20世纪30年代青岛”这个时间和地理概念,由此结构起一部5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全方位地展示一个时期一座城市教育界的作家群生成、勃发、衰落的历史进程,那将是多么恢宏、深刻、令人刮目的事情。翟...   [阅读全文]
    2014-02-07 04:07:31 蔡毅:期待新诗与旧诗的共舞
      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割裂,本应并肩携手,共创中国诗歌的辉煌前程,但可惜两者间似乎一直深沟高垒,不由得令人感慨万端。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作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   [阅读全文]
    2014-01-29 04:25:35 鄢文江:文明传承的隐喻
      张炜的中篇小说《卖礼数的狍子》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一个乡村智者比喻成一只狍子。利用儿童的叙事视角,将一个略含悲剧色彩的现实故事表现了出来。  小说中,村民给“老狍子”送去粮食、肉食,而“老狍子”回赠给村民的,不仅仅是蘑菇、木耳等山珍,还有村民们以前根本没有的...   [阅读全文]
    2014-01-27 03:00:33 唐晓渡:寻找一个失踪的诗人
      1993年冬,广西大学生诗人甘谷列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中读到了所引一首诗的片断并为之震撼。然而,由于引者没有提供相关的信息,他既不知原诗的标题,也不知它出于何人之手,自然也就无从得观这首诗的全貌了。挥之不去的感动和没头没脑的纳闷相互交织,甘谷列不得不怀...   [阅读全文]
    2014-01-22 03:03:08 刘克邦:个体的历史叙事
      曾经消失的一切即是历史。我们所能够记起的只是消失的宏大叙事,而那些曾经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部分,却常常淹没在那些宏大叙事之中。于是,历史学家的“历史研究”就是在寻找历史的本来面目,或者寻找“事件”之间的关联和意义。因此,历史就是一种关联,有意义...   [阅读全文]
    2014-01-15 05:02:58 宋生贵:为生命而咏叹的歌谣
    </H1>  白雪林是一位感觉敏悟、富有才情的作家,就中短篇小说创作而论,堪称高手。集子《一匹蒙古马的感动》中共收入了7部中篇小说。读完之后,形成的第一个完整而突出的感受就是:这是“一组来自草原的动人歌谣”。概而言之,《成长》可谓是一曲作别少年纯情的挽歌,《霍林河歌...   [阅读全文]
    2014-01-14 05:24:24 周娆:诗人永远在路上
      拿到诗集《极地之镜》,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生活即诗,诗即生活,在诗人的一泻千里的灵感之中生活的点滴皆可入诗。当我们厌倦了宏大叙事之后,那些关于个人心灵中最幽微最细腻之处的描写才能够让我们重拾对文学的热爱与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歌是人类灵魂深处最完美的呈现,...   [阅读全文]
    2014-01-14 03:15:54 2013年河北诗歌创作扫描
      2013年,河北诗人的创作体现了一种阔大而繁密的精神气象,各种声音,各种表达,各种风格共存,拓展了走进生活现场和灵魂深处的途径,展示了河北诗歌的多元与丰厚。本年度,我想更多地提及创作风格较为突出的中青年诗人。  韩文戈的诗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穿透力,他的诗歌朴素、...   [阅读全文]
    2014-01-10 03:09:36 许荣波:诗意飞扬雨倾城
          雨倾城以散文诗而名,近年来风头甚劲,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广受注目。  对于倾城,我是未识其人,先识其文。她的文章见于《山东文学》、《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文学界》等报刊,文字晶莹通透,甚少矫饰,笔法轻盈,以纤细绚丽见长。一读之下,便再难...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