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耕泥筑梦寄深情
出生于抗日烽火的年代
成长于乡村贫困的家庭
日寇残酷无情的扫荡
破碎了少年快乐成长的童梦
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的艰苦抗战
无数的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侵略者最终无条件投降
古老的民族迎来了崭新的黎明
旧山河重新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偏远的山村得以恢复短暂的平静
民族进步人仕注重乡村改造
办学堂 兴教育纯正传统的民风
七岁得以进村小学就读
品学兼优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班主任一句“在艺术上定有成就”的断言
开启了执着追求艺术的坎坷一生
九岁随父母离开家乡
来到风景秀丽的省府泉城
想到就近的小学继续求学
父亲只给弟弟一人报了名
只因家庭缺乏干活的劳力
自己要帮父母一起劳动
看车拉车卖柴卖菜卖水果
走街串巷吆喝着生意兴隆
几次搬家变换居住的场所
求知读书的渴望始终未曾减轻
向父母请求到附近的夜校就读
当一名年龄最小的夜校学生
坚持三年从不缼课
夜晚学习不误白天的生计做工
积攒的零用钱全都用来买书
一本《列宾油画集》点燃了艺术的激情
十六岁第一次外出求职
开山放炮搬运石头全是体力劳动
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
难以割舍的是对绘画艺术的痴迷真诚
几经波折进入石膏经营合作社
一个与雕塑结缘的艺术环境
听说要派人员赴无锡学习彩塑
带着作品毛遂自荐主动请缨
在今后的岁月里数度外出学习
对每一次机会都积极主动的申请
全身心的投入丰富着成长的阅历
全方位的学习提高着自身的本领
拜师学艺聚集众家之长
临摹制作展示风情万种
泥塑彩塑与黄泥结下不解缘
绘画雕刻与艺术结下不了情
寻泥挖泥让於积多年的黄河泥富有生机
和泥摔泥让沉睡千年的黄河泥生长灵性
耕泥斋主耕出了芳香四溢
墨香小院勾勒出精美造型
独立创作的第一件作品面世
一名惟妙惟肖“彩绘女工”
参与全国职工美术会展
引起当年不小的轰动
在恩师王昭善先生的指导下
参与大型的群雕工程
每一项工作都得到锻炼提高
每一份付出都有幸福的收成
大明湖畔的“真武大帝”威武雄壮
玉皇极顶的“收租院”再现悲凉的场景
兖州城的“大禹”驯服肆虐千年的洪水
机床厂的“纺织女工”形象栩栩如生
曲阜城市地标竖起了儒家的风范
东方圣城的魂魄带动诸子百家兴盛
灵动的“迎宾曲”演绎着两多千年的故事
以最热烈的方式牵手着远来的四海宾朋
许许多多的作品蜚声海内外
纷至沓来的赞誉中依然前行
一步一个脚印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一个又一个计划是创作艺术的不断攀升
古代历史名人讲述鲜活的故事
三大古典名著展现人物的灵动新颖
齐鲁大地孕育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华夏儿女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用激情点燃生命的火焰
用汗水洒满艺术的征程
要把智慧献给幸福的时代
要把收获献给伟大的人民大众
中篇 商海泛舟为大爱
出生于共和国三年困难时期
成长于偏远的农村家庭
经历了农家的艰辛与困苦
受尽了生活的磨难与贫穷
因买不起笔墨纸张而辍学
小小年纪便参加各种劳动
放羊喂猪是少年时候的忆趣
耕耙扬场是成年劳动的技能
不怕吃苦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
永不服输的性格总是争强好胜
不到十七岁就能挣到成年人的工分
全村男女老少无不拍手赞诚
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每花一分钱都象磨盘一样沉重
曾经最普通的一块钟山牌手表
在心底埋下了永远的疼痛
至今不愿戴手表的想法
是生命中最复杂的心情
因家庭的贫困无人给介绍对象
因自身的优秀䇔得心上人的追捧
节省不能再节省的做法
在当地几乎成为笑柄
订婚的时候没有什么彩礼
照相登记也没有任何费用
没有大操大办的延请宾客
只有两家亲人的情深意浓
家庭的温暖带来了幸福快乐
社会的变革迎来了宽松的环境
满怀激情融入改革的浪潮
带着希望迎接每一个黎明
承包采石场是最初的创业
得贵人相助是一生莫大的荣幸
吃亏受骗是经历的家常便饭
心底坦荡是自身不变的初衷
不计恩怨的做法令人佩服
宁折勿弯的性格让人尊重
为他人着想和谐着共事的团队
不计得失是终生无愧的座右铭
每一份收获都有很大的付出
每一份付出都有点滴的成功
不因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想方设法要突破自身的瓶颈
远赴北大清华参加进修学习
用先进的理念丰富着自身的本领
过去粗放的管理跨上了新的台阶
曾经盲目的指挥规划中条理分明
每一天都有很大的进步
每一步都迈向更高远的征程
良好的口碑是最好的宣传
精细的管理深得人们的赞同
每一个指标都达到优秀的标准
每一个项目都评为优良的工程
筑路修桥遍布大江南北
投资融资汇聚四海宾朋
一砖一石垒起商业的大厦
一言一行铸就信誉的长城
坦荡的心胸对人总能肝胆相照
豁达的性格做事始终立场坚定
商海泛舟“义”字当头
财富面前“慈”字先行
自己富有不忘父老乡亲
捐资助学不计利禄功名
用慈心表达自身的纯朴善良
用行动书写人间的大爱真诚
下篇 珠联璧合向未来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两位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产生了交情
一座城市要建造一个标志性的塑像
一座雕塑灵动了一项跨世纪的工程
吕先生带着对工程的执着而尽心尽力
薄先生带着对艺术的尊重而精益求精
成功的雕塑与优良的工程相得益彰
工程的构想与艺术的理念灵犀相通
曾经的合作成就了一段佳话
无私的付出赢得了共同好评
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花朵
是城市地标建筑永恒的风景
曾子肃穆凝视的站立像遥望远方
孔子周游列国的迎宾曲气势挥宏
荷花仙子飘然欲飞的神态让人过目难忘
墨子“急民所急”的造型让人心情凝重
雕塑家的成就蜚声海内外
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每一次创作都达到更新的高度
每一个作品都迈向更高的水平
企业家的荣誉飘满九州城
在商海的大潮中不断前行
用智慧与勤劳铸就自己的财富大厦
用爱心与慈善书写自己的从商初衷
两个人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两颗心共同向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两位先生的再一次相聚
是冥冥之中缘分的印证
笑声中述说着曾经的相思
泪花中哽咽着难得的相逢
两个人交流着相互的思想
两颗心涌动着共同的心声
吕先生已过人生的花甲之年
薄先生已是八十六岁的高龄
一对忘年交成就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两个逐梦人绘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薄先生近乎寒颤的小院里
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懂”
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然创作不息
让心地善良的吕先生倍感动容
要为所有作品安个“家”的想法
两位先生在倾吐中产生共鸣
一个要把艺术无赏地奉献给社会
一个要把财富无私地回报给当地群众
吕先生拿出近亿元的积蓄买下一座荒山
在嘉祥要打造一座令人向往的“麒麟觅境”
规划中的“薄自洋艺术馆”依山而建
自然生态的造型别致新颖
薄先生的近千件作品“找”到了“新家”
在艺术馆的展厅里展示着各自的灵动
中外文化名人悉数登场
历代帝王将相各显神通
元帅将军演绎着叱咤风云
英模人物阐释着英雄的言行
更让人期待的是正在创作的感动中国人物
每一个感动都震撼人们的心灵
美丽的嘉祥县因麒麟而吉祥
幸福的嘉祥人因勤劳而兴盛
白马山因“麒麟觅境”而声名远扬
“麒麟觅境”因文化艺术而富有灵性
“薄自洋艺术馆”内群星闪耀
更为耀眼的是珠联璧合的两位先生
艺术与财富结合走向美好的未来
理想与信念相伴编织美丽的中国梦
张绪江,中国未来学会会员,中国好诗创作协会会员,山东省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原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出版诗集巜走过岁月》和《在一首诗里等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