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镯,男,汉族,1955年5月生于嘉祥县马集镇郝庄村。中共党员,副高级统计师,山东省第四届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兼创新促进会会长,现任济宁市艺邦中国线光画院院长。“中国线光画”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代表人。“线光画”以中国传统线描为基础,融汇东西方艺术语言,突破古法、创新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绘画流派。创作的人物画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展现出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郝玉镯数十年来孜孜不倦、潜心创作,不断提升艺术修养与专业造诣。其作品笔墨精湛、意蕴深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崇高的艺德风范。
2025年8月创作完成43万字《六脉三字诗鉴》国学作品,并在山东省版权局成功注册,即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上市。
一、闪亮问世,声誉鹊起
2013年,郝玉镯同志创作的《领袖风采》线光人物画系列,以孔子文化节重点艺术展示内容,在济宁市博物馆隆重展出。展览当天观众络绎不绝,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争相报道,一夜之间获百余家网络平台转载,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该系列作品开创了以线光画表现红色革命题材的新纪元,此后求画者纷至沓来,多为成功人士定制父母、师长、领导及合作伙伴肖像,画院创作氛围日益兴盛。
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
2010年12月26日,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济宁视察期间,特别驻足欣赏郝玉镯创作的《调研图》,并向省市级陪同人员透露:郝玉镯为李克强同志绘制的肖像已由国家统计局转呈,李克强同志见到作品后非常高兴,并表示赞赏与感谢。这一消息获得现场热烈反响。次年,郝玉镯赴国家统计局时,原办公室主任再度证实该事,并高度评价线光画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入选国家级出版项目
2015年,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同志担任顾问的大型艺术著作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审批,选定郝玉镯七幅《领袖风采图》线光画作为书中唯一插图作品,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郝玉镯亦被吸纳为编委会成员。该出版项目素以政治、思想、文化和艺术层面的严格把关而著称,此次入选标志着郝玉镯线光画正式进入国家文化艺术殿堂,获得权威认定。
四、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
郝玉镯2012年加入山东省美术家协会,2010年当选中国艺术品网“年度十大人物”,并担任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世界书画艺术评价协会评价委员、世界经济贸易促进会特聘画师、山东省楹联协会会员、山东省第四届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创新促进会长等职务。其作品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历史名人、国际友人及各界人士创作肖像,风格简洁高雅、形神兼备,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代表作品《奥委会主席罗格》《调研图》《统计之歌》等获行业及领导高度评价,其艺术事迹被《中国文化报》《中国信息报》《中国国家艺术网》等上百家媒体报道,被誉为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实力派线光人物画家。
五、百年献礼,红色艺展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济宁市艺邦中国线光画院成功举办“颂党情、知党恩、跟党走——郝玉镯第二届毛泽东线光画肖像《领袖风采图》艺术作品展”。展览共展出81幅线光画作品,包括毛泽东主席肖像68幅、习近平总书记六幅屏及现任政治局常委标准肖像,配以68幅楹联,总计136件。展览以艺术方式再现毛泽东同志光辉一生和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新时代风貌,主题宏大、底蕴深厚,融思想教育与审美价值于一体,成为红色艺术创作中的一大亮点。
为提升展览深度,画院特邀40余位楹联及书法家为每幅画像配创作对联,并以书法形式展出,同时出版精美画册,永久记录这一艺术盛事。
六、红色经典,艺术宝藏
《领袖风采图》系列作为郝玉镯同志数十年来艺术积淀的结晶,以六大主题生动再现伟人毛泽东一生重要历程,包括《日出东方》《风华正茂》《江山多娇》《庐山情怀》《天下蓝图》《延安记忆》,以及反映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事业的《中华复兴》《复兴团队》。该系列作品因其题材重大、创作难度高、艺术风格独特,成为红色艺术中前所未有的珍品,为嘉祥文化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郝玉镯线光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突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传承。其作品持续发挥社会美育和红色文化传播功能,已成为嘉祥县乃至山东省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
七、镌刻时光,留住历史
在当代艺术画卷中,郝玉镯先生的线光画以独特语言,不仅在红色题材创作中独放异彩,更在接续历史、留存记忆的使命中留下深刻印记。其作品跨越艺术边界,成为连接古今、活化历史的桥梁。
为先贤立像,与历史对话
2023年,郝玉镯受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之邀,为石碑创作清代金石学家黄易画像。黄易是发现并保护该石刻的关键人物,形象重塑意义深远。郝玉镯以精湛线光技艺,生动再现先贤风采。作品获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主任、黄易研究专家秦明高度认可,认为精准捕捉了黄易的精神气质,亦赢得观众广泛赞誉。此画如同一把钥匙,开启观者与黄易、与金石学历史的跨时空对话,使先贤功绩在当代得以具象传承。
为宗亲绘影,续地方文脉
同年末,郝玉镯为《嘉祥西关志》创作曾子第六十七代孙、清代画家曾衍东画像。曾子作为儒家宗圣,思想深植嘉祥文化。为曾衍东造像,是对地方名贤谱系的重要补全。作品获嘉祥县曾子研究会会长曾令霞高度评价,认为形神兼备、蕴含敬意。画像载入方志,不仅丰富了志书视觉内涵,更以直观方式强化了西关社区及嘉祥县的文化认同。
郝玉镯的线光画作,生动诠释了艺术不仅是时代点缀,更是历史的坐标,将过往人物与事件系于当代记忆;也是文化的种子,在公众心中播撒传统温情与敬意。当黄易的执着、曾衍东的才情通过线条与光影再度“复活”,艺术便完成了其深刻使命——让历史有温度,让文脉可触摸,在时代变迁中,为我们守护不应遗忘的精神坐标。
八、总结:以线为骨,以光为魂,铸就时代艺术丰碑
回望郝玉镯先生的艺术历程,他以其独创的线光画法,在半个多世纪的耕耘中,为中国画坛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他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从传统中蜕变、在创新中坚守的非凡旅程。从国家殿堂的认可到民间百姓的喜爱,从宏大的红色史诗到精微的地方文脉,郝玉镯的线光画以其“线为骨,光为魂”的独特美学,成功架起了艺术与时代、历史与当下、领袖与人民之间的桥梁。
他的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精神的镌刻。每一根流畅而坚韧的线条,勾勒出的是人物的风骨与时代的轮廓;每一抹灵动而温润的光影,渲染出的是历史的气韵与情感的温度。他让领袖伟人的形象焕发出浩然正气,也让先贤名士的风采得以穿越时空。他的艺术,既承载着厚重的家国情怀,也浸润着对本土文化的深情,真正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统一。
郝玉镯先生以其卓越的才情、非凡的毅力和崇高的艺术品格,将中国线光画提升至当代艺术高度。他不仅是一位风格独特、成就非凡的画家,更是一位文化的传承者与时代的记录者。他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明珠,必将在中国艺术的殿堂中持续闪耀,启迪后人,成为记录这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宝贵艺术丰碑。
附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