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2-10-18 02:01:18 长弓:不能提倡“摸石头过河”
    《人民论坛》(2012年7月刊)发表了一位叫高志凯的文章《“摸石头过河”不会过时》。高先生在文章中认为:“摸石头过河”不会过时;“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成分,并将造福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都得益于“摸石头过河”真谛的指引。在我国...   [阅读全文]
    2012-10-17 04:02:29 王干:我灵魂深处的马铃薯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每个地方的马铃薯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它在什么地方生长,就和那个地方的气息融到了一起,然后变异,因而马铃薯的品种之多,让植物学家们为之挠头。  马铃薯的名字太丰富了,好像还没有一个农作物有如此复杂的“笔名”。山东叫...   [阅读全文]
    2012-10-12 02:08:58 朱晶:心灵隐秘的细微探察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心中有鬼》是李晓平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流畅、俊逸,其特色在于现实浮华地带扫描与人心隐秘层面开掘的巧妙结合。刺世的锋芒下泻溢暧昧的浪漫,人情之网竟裹携着诈骗与凶杀。  虚荣与势利。常常给《心中有鬼》主人公们带来消...   [阅读全文]
    2012-10-10 03:01:47 铁舞:诗评家和诗人的关系
    考察一些诗评家和诗人的关系,据说有人创造了一个词:抚摸。当一个诗人向我说起这个词的时候,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某种暧昧,我不知道他是被抚摸了呢,还是有点渴慕这种抚摸。也许还有第三种情况,他对这种关系有些调侃。不管他了,我觉得诗评家和诗人的关系值得考察。我们现在假...   [阅读全文]
    2012-10-08 05:08:08 石峰:镜头下的中国盐文化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宋举浦的新作《中国古盐》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本集历史、地理、科技、经济、文学、摄影艺术诸多的学科形态于一书的作品,凝聚了他5年的心血。  《中国古盐》的装帧设计精致、大气,白色特种纸的封面切合了盐的主题,压凹...   [阅读全文]
    2012-10-07 03:06:23 秦绿枝:想象力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每个星期日在本刊品尝郑辛遥兄的漫画专栏《智慧快餐》,似乎已上了“瘾”,有时还相当“过瘾”,就是画上所揭示的那一条人生哲理,竟搔着了我潜意识中的痒处。现在辛遥将历年(据说已有二十年,日子过得真快)的画稿先编成了一...   [阅读全文]
    2012-09-28 03:04:52 刘继智:闲言碎语说写作
    1,写作这东西特怪,它主要靠勤奋。只有不断地写,你才能够在作字上有所提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老先生的话真的是一语中的,你只有持之以恒地写下去,文的水平才能够长进。不写,你说得天花乱坠,云天雾地,要想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根本是不可能的。2,有...   [阅读全文]
    2012-09-24 02:25:55 曹雨河:赵球的世界下雪了
                                                              读过朱山坡的小说《灵魂课》(今年《收获》第一期),结结实实给我上了一课,又意外地在《布谷》上读到朱山坡的小说《洪刚的朋友赵球》。朱山坡的小说根深...   [阅读全文]
    2012-09-21 04:00:58 叶延滨:把诗歌请进我们的灵魂
      胡亚才当过高中教师、团委书记,在基层乡镇做了多年的党政领导,尔后又在县、市各种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工作。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真实的夜晚》,散文集《春天的角度》《另一种存在》,诗集《一切如我们的虚拟》。迄今...   [阅读全文]
    2012-09-20 04:04:33 黄骏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读史
      读得多了,便觉得每一本与历史有关的书,似乎总是拿着很大的架子端坐在那里,故作高深地斜睨众人,好似本身也泛着故纸堆里的腐旧与霉气,向你诉说着,那才是历史。  其实,读历史就是读故事。因为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组成的。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