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徐健:华语电影在新媒介时代的危机与突围
    徐健:华语电影在新媒介时代的危机与突围
    • 作者:徐健 更新时间:2011-12-08 05:00:37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69
     
      最近10年,随着电影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海外的电影人加入到中国内地的电影制作中,两岸四地电影人合作趋势加强,融资渠道日渐多样、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随之增强。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大压力,面对新媒介、新科技的迅猛发展,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元的文化诉求,华语电影如何实现自身的超越,如何赢得世界的认同,它的美学追求和审美思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而作为华语电影主体的中国大陆电影,在产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形成了怎样的美学追求,成为摆在华语电影人、尤其是内地电影人面前的重要议题。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文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1(第二届)世界华语电影论坛正是以“新媒介、新美学、新思维”为主题,围绕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新媒介影响着华语电影的美学追求与文化建构

     

      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影像传播的方式,多媒体、互联网与电影的结合更加紧密,电影的观看方式和制作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利用微博、论坛、专题网站等载体表达看法,也可以拿起手中的摄像机,独立创作微电影。新媒体、新科技元素的介入既带来电影表达多样化、个性化的新景象,也在影响着电影的美学表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卫防认为,高科技的传媒时代是一把双刃剑,既促成了华语电影的同质化,造成同题材、同类型电影的“撞车”,同时又瓦解了这种同质化,体现出反同质化的倾向,以及表现美学层面的陌生化。

      在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看来,全媒介时代的到来在促使电影传播、营销渠道日益多元的同时,也使电影的叙事方式、影像表现方式、美学风格丰富多样,形成了大片美学和小片美学两级分化的态势。大片坚持一种原始古典电影形态,维护电影的原初含义,排除其他非艺术影响;小片是全面融入其他媒介技术、手段进行碎片化的叙述,叙述的节奏加快,故事破碎,走向一种全媒介时代的新电影,这种创作和营销中的开放姿态尤为值得电影人关注。

      新媒介的介入、技术手段的提高、宣传方式的变化,使一些电影偏于外在的形式和视觉景观呈现,相对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和美学的表达。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顾春芳就将视角对准新媒介时代电影大片文化品格缺失这一现象,以《赵氏孤儿》《杨门女将》《鸿门宴》等为例,表达了对电影历史叙事的忧虑。她指出,华语电影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确立一种文化和美学的坐标。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立足点——中国文化;其次,必须警惕急功近利的文化“大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国艺术精神的坚守不是滥用几个文化符号给平庸的作品添加一些装饰,必须要有一批真正能够了解和体悟中国艺术精神、美学精神的,同时又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最后,要坚守电影作为文学的分支,弘扬人文精神的品格。

     

      华语电影正经历一场思想性的危机

     

      要促进华语电影的健康发展,必须正本清源,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论坛上,不少学者认为,虽然华语电影,尤其是内地电影,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票房影响力、号召力不断扩大,但也不应忽视其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影的观众正在流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表示,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地位令人堪忧,华语电影正在世界范围内失去真正的观众,丧失真正的价值。与内地电影相比,2011华语电影圈最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是中国台湾电影。台湾电影在经历了低潮之后,现在已经触底反弹,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

      思想性的危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认为,华语电影正在经历一场思想性的危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直至本世纪头10年的大约30年间,华语电影经历了一个思想性探索的崛起和随后的不断衰减过程,到目前,思想性表现已经走到了危机的地步。他认为,在未来亚洲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华语电影要承担起先锋和领跑者的角色,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要为电影注入“思想性”的血液。

      现实观照的缺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对中国历史、现实、文化的展现是贫乏的,太多的国产电影悬浮于中国社会现实之上,缺乏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互动,没有生活的切身体会。这些电影人所处的电影世界相当封闭和稳定,这使他们难以分享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及人们的所思所感。她认为,《钢的琴》《失恋33天》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是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方式,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人如何以自己更真切的生命去触摸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同时以更真切、更有创意的方式去表达这样一个现实。

      共享价值观的匮乏。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中国电影的状况十分复杂,制衡电影美学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但细究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共享价值观的缺乏。中国电影现在处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它确实不缺钱和观众,最坏的时代是一味追求票房,过强的商业化诉求掩盖了很多艺术上要追求的东西。

     

      华语电影要在自身品格的确认中赢得世界认同

     

      自《英雄》成功打入北美电影市场、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后,走出国门,打开海外电影市场成为众多中国电影人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近些年,在国内取得较高票房成绩的国产大片,纷纷在海外遭遇滑铁卢。如何让华语电影赢得世界的认同?与会者认为,一味去迎合好莱坞的品位,以好莱坞的标准拍摄中国电影,并不能实现“走出去”的目标,,虽然电影叙事的规则是好莱坞制定的,而且根植于西方文明,但是华语电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审美特色,必须有自己的审美表达。

      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饶曙光认为,如何把中华文化的独特经验作为一种富有国际性、有效性的表达,即人类普世价值的中国表达,这是华语电影最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这里有几个维度需要思考:首先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化,其次是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再次是传统文化的审美表达。他认为,中国文化元素价值观的建构和传播,应该成为华语电影共同的文化自觉,并在遵从国际通行电影叙事规则中,注入东方审美情绪,有效实现本土表达、中华精神的国际表达。

      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认为,中国缺乏一贯的美学追求和美学目标的导演。包括第五代导演的美学追求,到一定的创作阶段,他们的创作就出现下滑现象。我们过去注重输出武打片、功夫片,这是一个文化的误区。他希望从整体上对华语电影的美学内涵和新出现的审美趣味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扩大华语电影的影响力。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宇认为,市场蕴含了华语电影发展的未来,形成中国两岸三地加上韩国和日本为主要地区的核心市场。以东方文化为核心,以东方人趣味为总体趣味,以东方的价值观为主流价值观,逐渐淡化意识形态的电影形态,这可以成为我们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罗启锐认为,港片融入大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期望在话语电影的整体概念中,仍然保留内地电影、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的风格印记。华语电影要赢得观众,还是要从故事出发,从人出发,而不是从3D出发,从音效出发,从外在形式出发,要有让全世界都明白的情怀,华语电影才有它最美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