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吕翼:小说创作需要更沉着的思考
    吕翼:小说创作需要更沉着的思考
    • 作者:中文 更新时间:2011-07-09 02:37:23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11

      彝族作家吕翼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而他的家乡所诞生的“昭通作家群”却在文坛上名气不小。6月20日,文学评论家和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师生共聚一堂,围绕吕翼的小说创作各抒己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了研讨会,就当下创作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何建明谈到,作为“昭通作家群”中的基层作者,吕翼坚持现实主义写法,挖掘当地农村题材,作品中民族文化元素丰富,这些值得肯定。他同时指出,当下图书运作很难,因为很多作品题材、故事接近和雷同,缺乏新意。反映社会主流生活的作品写得普遍不理想,这说明作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都不够,导致作品的高度和分量“上不去”。他鼓励作家们在挖掘现实的同时放宽视野,把眼前的生活放到全国乃至世界大背景下去思量,努力超越自己。

      李敬泽则指出,由于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村题材作品也备受关注,不断涌现。但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生存状态急剧变化,出现了很多传统乡土叙事未曾涉及的新人物、新现象。作者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认识和表现这些新事物,开创出自己的“新路数”。这是当下农村题材创作的大难题。拿吕翼的作品为例,他拥有对生活的了解和热情,但作品结构稍显杂乱。把生活的一般化体验化为艺术结构,需要更深入和沉着的思考。此外,作家要将生活中的鲜活声音准确放进作品,远离使我们与生活相隔膜、一味抒情的书面语言,“让子弹打中靶子”。

      胡平、尹汉胤、吴义勤、张柠、张水舟、邱华栋、普驰达岭、叶梅、成曾樾、施战军、白描、郭艳等评论家与部分“鲁十五”学员在研讨中谈到,吕翼和“昭通作家群”的其他创作者一样,对这片土地怀有很深的感情。他出色地在作品中表现出一些小人物,体现出他对农民的熟悉,以及在这里“沉淀”了几辈子的人和生活方式。他的写作是一种有“根”的写作,扎根现实,认真用心,提供了前现代性的乡土叙事资源,也体现了一位少数民族作家对城乡转型进程中人的精神困惑和现代家庭伦理困境的思考。

      据了解,云南昭通活跃着3000多名文学创作者,近年来在省级以上的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达1200多部(篇)。他们之中涌现出夏天敏、雷平阳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昭通作家群”的成绩也得益于当地对文学的重视。据悉,昭通市委市政府拨出400万元设立文学基金,并积极扶持多种文学刊物。这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