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宋杰:我读作家风流
    宋杰:我读作家风流
    • 作者:宋杰 更新时间:2010-05-31 01:11:40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57
     
     
    瓜田月夜下渐渐回归于温馨并最终走向和谐的雪儿;穿越30年时光在生命的边沿线上艰难跋涉用温暖护犊的母亲的卓越;大汶河畔那重叠着的湾崖景深……
    恍惚间,有风轻轻地吹过,在瞬间遗落,顿时涌起阵阵似曾相识的记忆。一口气,读完风流的《清且涟猗》剩余部分,我如一位安全分娩后的母亲,在充满喜悦之余,更多的是一种亲切。
    说剩余部分,是因为这部书的有些篇什,我已读过,在风流整理的一个小本本里,在大约两年前。就是这两年时间,我对风流文章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原因在于新读的、旧看的他的文章,一以贯之地合了田园的情愫。对风流来说,没有文学的田园只能在沉默中潜行;对于田园来讲,风流像感恩一样感受到脚下土地的温馨与安宁。这是我欣赏的。
    风流的文学生命是田园的恩赐。
    出生于大汶河畔的风流,又最先工作于乡土气息极浓的乡土,这对他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对这片土地、这方田园有着刻骨铭心的挚爱之情,这种爱就成了风流通过文学的手段进行赞美和唱颂的永恒主题,田园生活,也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主题和写作泉源。
    作为生存的固有家园,田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是风流在文本中着力表现的最主要内容,因为这是他的“根”之所在。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他着力进行着这种作为“根”的家园意识的创作实践,在大汶河边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清且涟猗》便是立足于一个特有的地域环境,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且富有浓郁田园气息的生活画卷。
    更为可贵的是,风流在创作中注重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其作品以极为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极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情蕴;其语言针脚既准确而绵密,又朴实无华,有一种浓浓的亲切感扑面而来。从《种麻人家》到《瓜田月夜》,从《清明》到《母亲远行三十年》……,我的思想在一次次地震颤,我的灵魂在一度度地升华。那是一种田园对田园的共鸣,那是一种乡情与乡情的沟通。
    在他的田园上,任何文学元素都曾有过水与火的淘汰与冶炼,如此构建下的写作,当然更加可靠。大凡读过风流文章的人,都有这么一种“疑惑”:写的是散文?是杂文?亦或是思想随感?其实,文体上的限定并不重要,书写本身就只是记录,重要的是风流选择了以田园为主体的文化基地。在他的基地里,你可以在《桃园寻花》中感受桃源的魅力;在《瓜田月夜》下聆听心灵的追问;在《泰山脚下的记忆》里仰视伟大的人格;在《母亲远行三十年》后体会母爱的大义……田园成为风流文章背后的后花园。我断定,他说“文明的推进,总是伴随着一些东西的丢失。记忆中的湾崖梦里的水,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了”,却是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依附于田园,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风流是一个行者,田园里的行者。
    风流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自述:“虽然我播撒的种子,目前还是待长的青苗,但我不惑之年的思绪,还是常常去抚慰那些挥洒出去的汗珠儿。”种子、青苗、汗珠儿,嫣然一组田园诗行,这说明他是走出“一鹤轩”,拥抱“汶阳田”的。
    他开始第一次自觉的“行走”,是顺了贴在村子西边的小河沟到关帝庙去读小学的。用脚板接触土地,用身体接近自然,用眼睛获取信息,用大脑思考文化,由此拉开了他寻找田野文化原生态的东西。读书、工作到现在,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脚下的故乡。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的祖先漂泊旅程中的最后一站。其实,对于他来说,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于是,他一直以外部的眼光打量泰山、汶水及桃林,以行者思考丈量生命的痕迹。
    2008年夏季,泰山学院为50周年校庆向其学子征文。在征文《泰山脚下的记忆》中,风流没有提及他的大学母校,却双脚踏进泰岱深山这方“学识田园 ”。他是和这块土地对话,和这方田园上的血脉对话。此也大显端倪——深入地面对社会,来著自己的文章,而不是悬于空过于清高。他始终行走在自己熟知的田园里,从未曾想到过离开。
    从政的途中,很多时候是无法写作的。风流总是扮演土地的“儿子”,并赋予其生命的“母体”。他说:“美的诱惑是挡不住的,何况写作本身就富于人生思考和人文关怀。”于是,风流“白天忙公文,夜里练文字”。《清且涟猗》、《种麻人家》、《独轮车》等一批作品便次第诞生了。他用大汶河来荡涤脚下文明,是用田野的角度换了一种文学的说法。其实,他个人之所以能写出如此亲切的文章也正是本源于此,本源于他对田园文化的责任与道义。于是,从现实社会起步,在田园中行走,在行走中彰显乡土气息,在乡土中回归浓浓乡情。于是,多年来,风流一直辛勤地耕耘在汶河两岸肥沃的文学土壤上,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行走田园的风流,亦是对田园的守护。 
    风流告诉我,他行走田园,前面总有引领者,或歌谣、演讲,或红学、书报,亦或老师、朋友。我想,这是他的谦虚托辞。
    他读大学之时,青春燃烧于绿园。“那么多图书,是高中时代做梦也想不到的。于是,喧嚣的夏天,甩开热浪,混在阅览室遨游书海;寂静的冬日,数着落雪,躲在被窝里坐拥书城。”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听课之余,是花了很长时间来学习课本之外的一些古代经典,亦或现代名著。“有一部大书没有读懂——背后的泰山;有一部大书没有读尽——眼前的老师”,他应是抱着对于自己无知的巨大的惶恐,拼命地学习。
    这种认知,在风流执着的行走过程中是延续的。他已人到不惑,思考的仍是他的文化思维有没有可能和更多的读者分享?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他是带着某种岁月的泪痕,思索田园的记忆,重拾历史的回响,挖掘行走的感性。从理性到感性的轮回,他不仅保持了“文字家”对田野的感性,而且学会了像“文学家”一样重新认识田野。风流在这个方面是进行了艰苦的摸索的。风流再一次向我们阐明,真正的学问不是书本,而必须用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眼睛去获得。“诗意地行走”,或许更是他寄仰的风者。行走田园的风流,亦是对田园的守望与守护。
    风流的文章不骛大情节大对象。那些极简易极微不足道几乎容不得思想侧身窥入的点点滴滴,在他的心中流泻出绵密悠长的情思。他是把他的情思收束成一枚探针,轻柔地刺进事物的内部,像是桃花一瓣一瓣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化作春泥更护花”,化成支持生命生长的灵力。他把独轮车当作家庭的一员,当作根性的一面镜子,以独轮车为关节贯穿起田园的一切有关根的元素。他的独轮车“闪着人性的光芒”,且与父兄“‘竖’起心来过日子”。这些本来了无意趣的观照对象,就是这样被风流赋予了耀耀的灵光。田园无色无味的清香,竟然如此地勾魂摄魄了起来。
    《清且涟猗》,田园上激荡起的一湖涟漪,激起了我心中的层层涟漪,相信同样在读者心中激起朵朵浪花。果真如此,那应该是对他的巨大鼓舞,这种动力会坚定风流作为田园行者的脚步。
    风流用脚一路走来,用笔一路写来。他的田园意识是强烈的,也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他将自己的笔端深深地融入了这种田园意识的“根”之中。就像风流自己说的:“路,永远走不完,而记忆的源头总是泥土。”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