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王如:人性的光芒——读《血盖头》有感
    王如:人性的光芒——读《血盖头》有感
    • 作者:王如 更新时间:2016-09-27 08:20:18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43

     

       《血盖头》是王芳精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以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朴素真实的叙事风格和异常鲜明的人物特性,使它一面世就受到了读者的青睐——网上销售记录一再刷新,林甸县掀起了《血盖头》热,一些书友纷纷热议这部关注林甸近代史的长篇小说——林甸的作家,第一次系统、深入、真实地再现了林甸那段鲜为人知且不该被遗忘了的历史。为此,一部《林甸县志》,被作者翻阅了不知多少遍,甚至随口就可以诵读其中的段落——这种务实、严禁的创作态度,着实令人钦佩。

      笔者以为,解读《血盖头》,不能从单一的视角看问题,要采取综合审视的方法,从主题的广泛性、持久性,从故事的合情合理、有条有理,从人物的独特性、趣味性,从小说语言等方面,去系统、客观、理性地解读,才能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其中的含义。

      先说《血盖头》的主题。《血盖头》的主线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出生在书香门楣的林野花,因“克死”了母亲而受尽了“白眼”甚至是“虐待”,而在逆境中长大的林野花,在哥哥林嘉俊的力挺下走进了自家的私塾,从而和修云生相伴,并喜结秦晋之好。然而,就在花轿吹吹打打进了县城以后,一颗子弹,一颗由日本人枪口中射出的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修云生的眉宇,红盖头滑落,修云生的鲜血滴落在红盖头上,使其变成了一方殷红的血盖头——这使林野花的婚礼成了修云生的葬礼。接着,林野花又被上野等日本人糟蹋,这些都成了她心中不能释怀的仇恨——这是林野花的家仇。另一条线,是林野花大哥林嘉俊、二哥林嘉城先后走上反满抗日的道路,大哥被日本人枪杀,二哥坚持抗日,并引导林野花的丫鬟春桃走上革命道路,为驱逐日寇,为民族的解放,他们不惜牺牲生命,这无疑是为了“国恨”。至此,王芳把《血盖头》的主题确立为“家仇国恨”。而“家仇国恨”——外敌入侵所带来的切骨之痛,正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处处可见且不容我们忘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走进了《南京,南京》,走进了《中东大战演义》(洪兴全)《罂粟花》(观我斋主人)《死中求活》(对镜匡虎科)《救劫传》(艮庐居士)……而洪兴全的《中东大战演义》面世至今已有115年,且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抗战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且引发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合力与原动力,这正说明了“家仇国恨”这个主题的广泛性和持久性。

      再说《血盖头》的故事。在《血盖头》里,林野花出生并“克死”母亲,这在封建迷信泛滥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林野花受到的“白眼”、“虐待”乃至被二姨太——林野花的二妈所利用,导致林野花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就变得合乎情理了;在林野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同时,林智儒那种既爱又恨、时而思念又时而退却的矛盾心理,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在张瞎子为林野花的婚事占卜,而当占卜结果带有血腥的时候,张瞎子慌慌张张地说自己没有净手,因而此卦不灵的心理状态,与亲如一家的张瞎子与林野花来说,他的不甘、他的挫折和他的美好愿望,都在这一刻戏剧性地表现出来,这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在河山破碎、民族危亡之时,林嘉俊串联有志青年、甚至走上街头,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呼号,在对当局抗日救亡失去信任之后,又毅然投入共产党的怀抱,走上反满抗日的道路,最终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当大哥林嘉俊牺牲之后,林嘉城不畏艰险,继续大哥未竟的事业,甚至规劝小妹林野花投入抗日的队伍,也就合情合理了;在晚清秀才武道远的心里,一直眷恋着大清朝的好,因为他是大清朝的秀才,秀才是要当官的,是统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他留着长辫子,并视为一种神圣。同时,当伪满洲国成立时,他心花怒放,以为大清朝又回来了,当伪满洲国协同日寇残害中国人的时候,他又痛骂伪满洲国借尸还魂,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当林野花借助土匪头子刘金山的力量,为丈夫修云生报仇以后,毅然走进熊熊燃烧的大火时,我们会想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封建制度统治了几千年的中国,在书香门第成长起来的林野花,她走向死亡,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在科学极端落后的旧中国,当干旱、虫灾、瘟疫等横扫大地之时,人们对着虫王爷顶礼膜拜,对着诸神叩首,也都变得合情合理了……《血盖头》的故事,无论是林野花这条命运的主线,还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和林甸民俗风情的两条副线,都是合情合理且有条有理的,其结局也是自然天成的。

      三说《血盖头》的人物。在《血盖头》里,我们会认识林野花、修云生、林智儒、武道远、张瞎子、老方太太、二姨太、林佳慧……在诸多人物中,笔者选取其中的几位进行剖析。

      林野花——封建迷信的十足受害者。

      一个一出生就“克死”母亲的人,被禁锢在西跨院里,她趴在门缝上看主院张灯结彩、朱门酒肉、雍容华贵,她不免会投去羡慕的眼光;因为“克死”了母亲,她只能称其父亲为“大”,为此没有谁能说清她内心的委屈;她作为林家三小姐,且是大太太所生,却被剥夺了与父亲与哥哥姐姐共进膳食的权利,以至于看到鸡腿,她会流下哈喇子;而当林野花得了“黑死病”时,更是被封锁在西跨院里无人问津……这样的遭遇,让丫鬟为之揪心,让奶妈为之流泪,也让读者为之不平和愤慨!后来,她坐在家庭饭桌上,却生生地看着“大”、二妈、大哥林嘉俊、二哥林嘉城、大姐林佳慧、二姐林佳音的样子;而快乐时光,就属于在私塾读书时与修云生的交往了,直到林野花报了家仇,毅然走进了火海——封建迷信给她的伤害和她无奈沉郁的眼神,让我们无法忘记。

       修云生——日本军国主义的殉葬品。

       一个遗传了父亲基因的小伙子——修云生的正直、善良、智慧和勤劳,使他从私塾就开始了保护弱小。他的一双“铁脚板”,他遇到绺子时的镇定,他学以致用的睿智,他为了养家糊口混迹匪窝且不失善良本性,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听了武道远“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讲解,就想起抓鱼,然后就偷偷地跑出去。这事儿,让武道远气愤不已,让林智儒又哭笑不得。他的一生,是在为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的生存奔波的一生,是保护林野花所代表的弱势人群的一生。在他人生的最后,他在林嘉城的影响下逐步觉醒,且刚刚走上反满抗日道路。而一声枪响,他抽搐变形的脸和他无望的眼神,始终历历在目且清晰可见。

       老方太太——民间智者的代表。

       古稀之年的老方太太,面对修云生的死亡和林野花的殉情,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那叫啥,叫孽缘。人与人之间是讲缘分的,特别是姻缘。这孽缘嘛,那是前世欠着了。欠啥?钱财?人命?情分?这是无法说清的事。反正,修云生把命给了林野花,林野花也用一生来还修云生的情分。谁亏谁占了,这是一笔算不清的账。”

       而作家王芳赋予老方太太的形象,是“穿着黑色棉布袄裤,满头银发一丝不乱。脑后梳着一个髽鬏,外包一个黑色发网,紧紧网住盘好的发丝,再用银头钗别住。她手拄拐杖,扭着一双小脚进了屋。”在看到“小山子站在门口不动”便挥手说道:“去去去,半大小子没个眼力见儿,别在这里乱瞅,小心长针眼。”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像是给自己贴上了标签。特别是她动不动就撇着嘴说话的形态和对女人生孩子的认识:“这女人像大树,肚子里的孩子像树杈,女人生孩子就像掰树杈,用点劲就掰下来了。”这样的言行,只要你扫一眼,就烙在你的心里了。

       武道远——晚清知识分子迂腐的心境。

      四十岁考上举人的武道远,听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宣布退位,于是,他“放声大哭,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喝得酩酊大醉,一睡就睡了三天。”后来,他投奔了好友林智儒,在林智儒的私塾里教书,但不管林智儒怎么规劝,他都不肯剪掉辫子——大清王朝的标志,似乎在他的心里是一种寄托。而当伪满洲国成立,他立马精神矍铄,操起经书,就要为林野花讲学。但是,当伪满洲国当局警察私闯民宅,肆意杀人,公然掠夺,他才猛然醒悟:“这不是我们大清王朝的行径。一定是何处妖魔借尸还魂,才会祸害百姓的。呜呼,我空欢喜一场,我的大清王朝不复返了。”由此,一个晚清知识分子的迂腐形象跃然纸上。

      张瞎子——贫穷落后旧中国民间的精神寄托。

       张瞎子何许人也?为什么他的话比父母官好使?原来,他是个“能通仙能过阴,能算命能打卦,还能查看阳宅运数,阴宅风水。更能查猪羊牛马走失,姻缘命运”的人。他常常瞎眼对空,说出一些让人们豁然开窍或心惊胆战的话,似乎透过空洞的眼睛,能看穿宇宙尘埃背后的奥秘。比如,面对流行的马媾疫,他对世人惊呼:“马媾疫是什么?那是绝后的瘟疫……”这样的言语,引起一个县城的惊慌,随之便采取了种种行动。再比如,面对林甸境内的大旱灾,就连设治局专员都要上门请教,推动了虫王爷祭祀活动。但是,他也有失算的时候。当大户张大千被“七省”绺子绑架,问其是否报官时,张瞎子给予了否定的答案,结果张大千被撕票了。特别是为林野花占卜婚事,卦象显示有血光之灾,他竟然以手未净为由,而重新算了一卦,结果又是一声枪响……作家的笔就像一把刻刀,一刀刀刻下去,这个人物便栩栩如生了。

       除此之外,二姨太的狡诈,林嘉俊、林嘉城为救民族于危亡的奔忙和一些官吏奴性的嘴脸,都在作家笔下较好地竖立起来。

       而作为故事的载体——小说的语言,可以说,作家是费了一番苦心的。拿起长篇小说《血盖头》,有一种一口气读下去的冲动,这得益于小说的故事的跌宕起伏和趣味性,但我们不能忽略小说语言的功能——它的流畅、简洁、诗意,它的易读性,它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都体现了作家的语言把控能力。

       行文至此,就涉及到《血盖头》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即:从“人性”的基点出发,揭示人生的本真。在假模假式的人际关系中,林智儒游移于骨肉亲情与对“克星”的憎恨之间;二姨太在争宠与争权夺利上,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以至于大太太血崩而亡,最后自己也走上不归路;修洪大为了报恩,自愿来到林家西跨院,救林野花于水火;修云生死后,林野花对公婆的惦记和关照;刘金山作为土匪头子,在林野花走进熊熊燃烧的大火时,竟然喊道:“林野花,你绣的是洒满杜鹃花的红盖头啊。你不讲信义,你就是不愿意嫁给我,你也不要去死啊……”我们无需多说,至此,《血盖头》里,人性的光辉和弱点,实实在在地摆在了读者面前,这就像作家清澈淳朴的眼神,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通往心灵深处的窗口。而这一点,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大书特书的吧?!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即便一部长篇小说具备我提出的所有优点,它在形式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就如白璧微瑕,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王芳的《血盖头》当然也不例外。比如:人物自身语言的时代感,个别词语和个别细节的准确性,如果再精心打磨打磨的话,也许会使这部小说更趋于完美。当然,这并不能影响《血盖头》的历史地位,它对世人的影响和警醒,一定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