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抒情中的冷静――谈谈李清明的散文集《牛铃叮当》
    抒情中的冷静――谈谈李清明的散文集《牛铃叮当》
    • 作者:李望生 更新时间:2016-02-25 03:00:50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06


      记忆是条五彩缤纷的长河。李清明站在河边眺望故乡,他多次跨过这条小河,回到了他的故乡买马村。可他看到的却是残破的家园、被遗忘的传统和礼仪。这些显然都不是李清明想看到的,他在痛心疾首之余,哪里还有抬腿跨过这条河的力气。
      李清明不愿把灵魂丢失在外面,他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沉浮,却从没忘记为自己寻找一块安放灵魂的地方,把这块神圣的地方定格在了自己的故乡。李清明的故乡留在了时间里。那一年,他17岁。“十七岁之前,我几乎没有离开过买马村。”“当时我惟一的希望就是永远离开水乡,脱离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他做到了,参军让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物质的贫乏把少年推上了追逐物质的名利场,“也因此注定了我此生漂泊无依”。李清明要为自己的精神寻找一方净土,来安置他那个仍然“漂泊无依”的灵魂。李清明在寻找,他将他寻找的目光从他物质的故土上移开,向着他精神的空间纵深眺望、眺望……
      他眺望到的精神故乡是个美丽的水乡:“水乡多水牛。”《牛铃叮当》于是展开,我们也就随着他的讲述去探看他的精神故乡,同时探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李清明精神故乡中的一切皆可用朴实自然来概括:朴实自然的乡景:“清晨,一轮红日从东边的水面冉冉升起……春汛的鱼儿此时在被水淹没的湖滩上追逐,跳跃;凫鸟在湖面上戏水,轻游,平静的湖面上荡漾着道道金色涟漪……一艘艘桅船装载着青绿的湖草,像一座座绿色的山峦在慢慢地移动……傍晚,太阳渐渐沉入西边的湖水之中,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天空霞光万道,湖面波光粼粼……”朴实自然的人物:无论是劁猪佬朱老大、杀猪佬朱老二、赶脚猪的朱老三,还是与我年龄相仿,辈分却比我高的堂舅,儿时玩伴的姐姐细花,沉默寡言、一生勤俭的外公,写得一手好字的父亲、早逝的叔叔、水乡渔村小学校长的儿子等无一不是个性鲜明,自然磊落的人物;朴实自然的村庄:“20世纪60年代以前,买马村全村的布局是一个大大的圆饼形。圆圈是高大而古老的堤坝,圈内是成片的稻田,圈外是长满了芦苇和野生湖藕的内湖……那时,全村所有的村民们都在圆圈的大堤坝上筑屋而居……每家门前都有一条通往内湖的石板小路,小路的尽头都是一座座用大块麻石搭成的石板桥;男人们经过石桥挑水,女人们在旁边浆衣洗菜……到处是一片自然、祥和、温馨的场景。”读完这段文字,我似乎窥见了李清明的内心。朴实自然的民俗:“或许是为了传承,抑或也是告诉后人你来自哪里,将要去向何方。于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乡亲们,每有婴儿出生,总是会将小孩的胞衣置于一个崭新的陶罐之中,趁着茫茫月色,深埋在祖屋边一棵高大的树木底下。”“生活在洞庭湖水乡的乡亲们有一个习俗,婴儿出生的第三天,族人要为其举行较为隆重的‘洗礼’,又称‘洗三’‘洗三朝’”,至于其他如“启蒙”、“拜师”、“传话”等礼仪,李清明是极尽铺排、渲染、描摹之能事,但读者仍可从其中读出“朴实自然”来。
      李清明文从心出,理存经历,定下笔从容,走墨大方。《牛铃叮当》无疑属于乡土散文,李清明自言17岁便远离了故乡,可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他是经常往来于故乡,也就是说,他是带着外面的思想在注视着他正在变化着的故乡,于是,在他的行文中,我们便不仅看出了他对精神故乡的依恋,亦读得出他对物质故乡变化的担忧,而正是这种看起来复杂的心态,成就了他的散文的特质。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