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第六届鲁奖作品为何大都鲜为人知
    第六届鲁奖作品为何大都鲜为人知
    • 作者:曹宗国 更新时间:2014-08-15 03:04:4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19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结果公布以后,网上对川大教授周啸天的诗歌获奖一片惊讶吐槽。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周教授的诗作质量以及是否评奖有猫腻姑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他的获奖诗作以前是鲜为人知的。否则,人们不会如此感到惊讶,甚至连湖北作协主席方方都吃惊不小,说只是现在才从网上第一次看到居然有这样的诗,从来没有看过他的诗集。

    其实不只是这一位获奖者的作品鲜为人知,我这些年一直写作文化评论,阅读范围还是不小的,但我看这次获奖的34件作品的篇目,除了极少几位如格非的《隐身衣》和王跃文的《漫水》等作品知名度比较高以外,其它大多数作品虽然也都在大型纯文学杂志发表和正规出版社出版,但除了少数圈子内的人可能知道以外,普通读者都绝少阅读过,更谈不上畅销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恰恰相反,据说属于畅销书的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却零票落选。

    获奖作品大多鲜为人知,这就说明这次评奖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广大读者、脱离文化市场的。我认为这是比评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要严重的大问题,是最大的不公正不合理,也是对评奖原则、评奖程序、评奖方法的最严厉的拷问。

    试问,鲁迅文学奖作为囊括除长篇小说外7大门类、代表中国在一届4年时间内最高文学成果的权威奖项,获奖作品既没有经过足够范围的读者检验,也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验证,而只凭圈子内推荐和少数几位专家票决,这样的评奖结果究竟有多大的权威性?它能不能被行业和大众认可?它符不符合国际国内通行的评奖基本原则和规范?这样的评奖究竟有多大意义!

    此届鲁迅文学奖据说是经过改革的,改革的表面迹象就是公开票决,这只能说是形式主义的改革,或者说是虚有改革之名,而没有触及文学生产中的痼疾和现实矛盾。这样的评奖结果恰恰反映出当前文学界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纯文学固守其高傲的文学性而自封于象牙塔,不肯大众化,不屑于吸取通俗的营养。这次评奖的中短篇小说大多是纯文学作品,发表于纯文学刊物,其文学性固然毋庸置疑;但纯文学刊物日益困顿,纯文学作品日渐孤僻,这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大众化才是出路,但我们的纯文学却一直孤芳自赏,不肯屈尊下架,甚至蔑视通俗,罔顾读者,还硬着头皮搞这种关着门自己恭贺自己的鲁迅文学奖来,这也太不识时务了。

    二是文学生产与文化市场严重脱节。文化走向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岂能半途而废?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只看好快餐、只崇尚名流,将真正优秀的作家作品边缘化,唯利是图而排斥文学价值,从而形成生产与消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尖锐对立。鲁奖作品鲜为人知,就是这一深刻矛盾的表现。鲁奖是承认市场、面对市场、引导市场,提高市场,还是唐吉可德式的盲人瞎马和市场对着干,这实际上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态度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学繁荣与衰败的关键抉择。此届鲁奖的导向着实让人担忧。

    三是评奖标准与读者阅读思想情趣反差很大。鲁奖评委宣言是对的,但正确的思想导向还得群众喜闻乐见,崇高的价值目标也要三贴近,不能完全脱离受众的消费心理而重蹈“灌输”的覆辙。这次评奖的作品虽然也有一些切入现实生活的小说和报告文学纪实类作品,但远远未能拨动读者的心灵,有的甚至是故意回避矛盾弯弯绕。有的诗歌,比如那位周啸天的《将进茶》,开头就是“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网友大为吐槽,这说明你们的评奖标准和读者的反差有多大!也根本不能证明你们是按宣言的标准评奖的。你评奖的作品大都是读者不爱看的、书店不能销的,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所反思?

    总之,文学创作要“三贴近”,文学评奖也得“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这应该是鲁奖必须吸取的教训,这种三脱离的评奖再不要搞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