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魏敬尧:一泓碧水映心田
    魏敬尧:一泓碧水映心田
    • 作者:魏敬尧 更新时间:2025-06-23 08:10:17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4616


    大运河步道建设完成石佛段入湖的那最后一公里,太白湖便成了我散步的不二之选。外出奔波,琐事劳形,竟有两周未曾进入。今晨心血来潮,步行十余分钟不到五点就进入湖中。晨风裹挟着湖水的清凉滑过臂膀,让我心身俱爽。未曾想,这清晨寻常的时光里,接下来让我撞见一串串美丽、和谐、友善。

    太白湖美的灵魂,在于生态。它南接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西有古运河与新京杭运河如两条玉带缠绕,南水北调的清流脉脉淌过。这颗镶嵌在鲁西南大地的明珠,是观光、度假、湿地保育、水质净化的天然融合。苍穹澄澈如洗,湖水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拂堤,水草芊绵摇碧,白鹭翩飞掠水,鱼儿自在游弋,是它常见的景象。

    自东北角老运河入湖口步入,人工湿地便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汪洋。昔日的沼泽滩涂,顺应地势化作星罗棋布的池塘。荷、苇、蒲、水葱等原生植物安然栖居,又引植了几百余万株兼具高颜值与环保力的水生精灵。红莲、白莲,千姿百态的睡莲,一百四十余种荷花在此竞放。芙蓉葵、千屈菜、香菖蒲等也争相破水而出,迅速拔节,缀满花朵,与荷争妍。眼前,万亩荷花摇曳生姿,千亩芦苇随风起伏,“十里荷香十里芦,荷香伴芦絮”的诗意画卷铺展开来,让人只想远离城市喧嚣,拥抱这片绿色的肺叶,深深呼吸,感受这里的清新愉悦。

    环湖的林荫大道如绿色的动脉,连接着无数蜿蜒深入池塘肌理的小径。最令人心折的是那条梧桐夹道的荷香路,浓荫蔽日,仿佛将昨夜雨后的清凉与荷香都封存在了枝叶间,成为骑行、漫步、赏花者心照不宣的聚集地。

    回望来路,晨曦为不远处那一长排白墙黛瓦的房顶翘角镀上一抹亮色,错落的倒影映在湖面,俨然一幅新作的江南水墨画卷。半池芙蓉葵,几日不见,竟窜至两米多高!宽大的叶片拥挤着,泼洒出化不开的浓绿。花朵硕大如盘,直径足有二十厘米,亮透明丽,褶皱纹理清晰可见,靠近花心基柱处泛着深深红晕。此刻红、粉、白各色交织,在满目青翠中格外惹眼。更有趣的是它的善变,晨光中是素雅的粉或白,遇太阳到了午后便可能化作热烈的嫣红。正欲凑近细品,一阵叽叽喳喳的鸟鸣却把我的目光引向绿荫深处。寻觅良久,才见一群灵巧的小鸟正欢快地蹦跳穿梭,想必是发现了晨露滋养的虫豸盛宴,呼朋引伴共享这绿野美食。太白湖,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起落斗飞水云间,歌喉婉转动时空。凝望它们无拘的翔集,心绪仿佛也随之轻盈,竟忘了驻足为何,唯觉此身亦是天地间一羽,随其歌啸而共舞于晨曦。爱鸟者的镜头已捕捉到191种羽翼精灵的倩影,从孤高的东方白鹳到优雅的大小天鹅,生命的交响在此悠然回荡。

    前行数步,一池清荷静候。荷叶或平铺水面,如碧玉圆盘;或亭亭玉立,撑起绿色小伞。几支青萼紧裹的菡萏羞涩地探出尖角,几只红蜻蜓轻盈起落,翅膀在晨光中闪烁,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生动画面。沉浸于这份宁静,咀嚼着李商隐“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里那份对青涩纯真、含蓄守贞之美的咏叹。此情此景,尘虑尽消,唯余眼前荷风、耳畔蜓翼,与心神同化于这片澄澈。转身之际,目光撞见一位妙龄女子刚放下对着我的镜头,她报以莞尔一笑,旋即转身离去。

    再往前,一片耀眼的红焰灼灼入目——微山红荷盛放了!疾步走近,荷叶田田,密密匝匝,几乎不留缝隙。“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虽是秋日意象,这初夏的荷塘亦不遑多让。花瓣尽情舒展,色泽浓艳欲滴,幽香随风远送。是否正是眼前这般风华,激发了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千古咏叹?初生的莲蓬,有的尚留着蛋黄的柔嫩,粘着一两片将落未落的花瓣,娇羞动人;有的莲梗弯折,莲子悄然膨大,向阳一边绛红,莲房倒扣,这便是微山湖渔民口中的“水铃铛”。

    荷花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生命的壮丽巡礼?从青涩菡萏的含蓄守真,到灼灼芙蓉的盛放光华,再到低垂莲蓬的奉献丰盈,直至深藏淤泥的白嫩藕瓜,无声地诠释着生命从萌发、荣光到沉淀的完整历程。六月中下旬,正是赏荷的佳机。菡萏初露、芙蓉怒放、莲蓬低垂、嫩藕潜藏。在这荷塘深处,他们如四个兄弟姐妹,幼妹举苞试清波,长姐花张舞云罗,大哥低首酿莲籽,幼弟泥中蕴玉梭。同根血脉在一泓清水间相拥!。

    一阵喧闹打破了宁静,十几人的骑行队伍嘎然停车蜂拥而来,塘边快门声此起彼伏,先是自拍,后互相留影,又匆匆离开。这般忘情投入,与友谈笑无还期的兴致,竟与这湖光荷影浑然一体,分不清是人在赏景,还是景亦在观人,共谱一曲自然的欢愉。一位俯身正采打着卷荷叶的,回答队友催促,“带给老母炒鸡蛋,去火的。”他恳切应答。我想虽涉不雅采摘,其孝心拳拳,或贪味偶取几叶,权作享用自然对人间的馈赠,也无大碍吧?

    此时眼前又现一池,荷花布局疏朗,荷叶不大不密,亭亭芙蓉反而更显风姿绰约。水面有意无意间留出片片明镜,恰好倒映着她们顾盼生辉的倩影。鱼儿自由摆尾嬉游,还是不经意触碰到荷茎,一瓣嫣红悄然飘落,在水面打着旋儿,宛如灵动的司南磁勺,在寻找着方向,片刻后,便静静依偎在荷茎杆旁。庄子观鱼,见其出游从容而知鱼之乐;我此刻望见游鱼戏荷,搅动一池清影,竟也心生涟漪,仿佛那尾鳍轻摆的悠然,正是我心湖深处自在的回响。

    塘畔,一位粉衣素裙的女子支着三脚架,笑靥如花,正专注地定格自己与高洁荷影的相融瞬间;不远处,一位背心拖鞋的壮硕汉子高举手机,朗声呼告:“快看,好看不?”定是在与远方亲友分享眼前盛景。我忐忑不安将这和谐一幕纳入镜头,却见他们毫不设防的以笑容相回应。这毫无芥蒂的笑容,如荷香般自然散发,人与景在此刻的交融,超越了言语,直抵陶潜笔下“欲辨已忘言”的真意。

    太阳渐高,手机低吟,唤我归途。身后又一队骑行者呼啸而过,我举起手机,镜头里是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还伴着一声“谢谢!”。迎面,一对中年夫妇推着轮椅上的长者,在林荫道上缓行说笑。老人安详的面容沐着晨光,其乐融融的身影,成了这湖光山色中最温暖、最动人的画面。

    太白湖的晨波在心湖荡漾,温煦的阳光、接天的莲叶、欢跃的鸟鸣、青春的笑靥、陌生人的善意、轮椅上的温情……这一切何以如此和谐?

    原来,这泓碧水本就是一面澄澈的明镜。它以纯净映照尘心,以丰饶滋养性灵,悄然唤醒我们深藏的良善。被唤醒的良善,又化作湖中涟漪,一圈圈漾开,轻触近旁的心灵;一次次共振,汇聚成温暖的能量。最终,人与湖约定,自然的馈赠净化人心,人的珍惜反哺湖的生机。彼此滋养,彼此塑造,彼此成全!此般交融,正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生动写照。当我们放下机心,如“鱼跃鸢飞共忘机”,真正融入这片山水,便能在物我两忘之境,感受到庄子所言的“鲦鱼出游从容”之乐,那不仅是鱼鸟之乐,更是被自然唤醒的本心之乐。湖光映照的,何止是容颜?更是心田深处那片被涤净的澄明。

    保护太白湖,何止守护一方生态明珠? 更是守护市民共有的心灵会客厅 。 在这里,自由呼吸涵养友善,清波荷风陶冶性灵。让疲惫的灵魂得以栖息,让尘封的良善得以苏醒,在“相看两不厌”的静观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愿文明的种子如莲藕深植淤泥,似荷花绽放晴空,让这泓碧水永远映照天地,岁岁生生!此中真意,欲辨已忘言。唯愿这面映照心田的明镜常在,让每一个走近她的人,都能在“行到水穷处”的漫步中,遇见“坐看云起时”的豁达,最终让这“一泓碧湖”,成为生命深处永恒流淌的“心湖”。

    为此,我们每个人皆是这明珠的,守护者,传播者,永恒的建设者!

    有感太白湖给我带来的惊喜,即兴作《太白湖行吟》:


           一鉴天开云拭明,苇荷千顷鹭梳翎。  

           风摇菡萏蜻蜓立,人醉碧浪笑语盈。  

           鱼戏水流知我乐,湖映霜鬓照心澄。  

           何须更觅桃源渡?万顷烟波自忘形。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