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卞毓方:我读南怀瑾
    卞毓方:我读南怀瑾
    • 作者:卞毓方 更新时间:2012-10-16 02:08:57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953

     

      南怀瑾先生仙逝了。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

      南怀瑾对儒佛道的解释,是深入浅出,别具只眼。他认为:“佛家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论语别裁》)

      南怀瑾的学问,和饶宗颐一样,主要靠私塾传授以及刻苦自修。饶宗颐只念过一年初中,南怀瑾仅念过一年小学,俩人都没有文凭。这事说明什么呢?在国人反省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学堂教育的今天,它至少证明,传统的教育方法,并非罪该万死,一无是处。

      南怀瑾不懂外文,置身于东西文化激烈交锋的当下,这成了他的软肋。他在美国生活了三年,所见所闻难免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南怀瑾甚至拒绝使用白话,他放大了“五四运动”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它的进步倾向,始终坚持文言。因此,他独力完成的几本著作,如《禅海蠡测》、《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即因文辞古奥,一度遭遇读者冷落。

      南怀瑾后来的著述,多半是由他本人讲授,再由弟子根据录音整理。这样做的优点是,因为完全采用口语,一读就懂,易于为大众接受;缺点呢?谁都知道,讲授是一回事,整理成书稿又是另一回事,在这儿,整理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书稿水平的高低。张中行批评过的《论语别裁》,是蔡策帮助整理的。李敖批评过的《周易今译今释》,则是由南怀瑾起头,干着,干着,感觉困难超过想象,力有不逮,便改由弟子接手。书出版后,南怀瑾发现不少漏译误译,深感“付托匪人,狂简从事”,赶紧找人重新校阅,然后出修改本。即使对修改本,他仍然不满意,一直耿耿于怀——最终另起炉灶,这才有了尔后的《易经杂说》与《易经系传别讲》。

      作为学者,南怀瑾一要谋生,二要谋道。我认真翻阅了他的部分著述,譬如《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即以《论语别裁》为例,这是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台北开讲的,记住这个时间,记住这个地点,南怀瑾自谓“这部《论语》的讲述,只是因时因地的一些知见,并无学术价值。况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更谈不到文化上的分量”。又谓“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但书一问世,就大受欢迎,在12年内,接连出了18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行世两千多年来,注家蜂起,坊间各类注释本,据说已超过三千种。为什么会引发如此众多的关注?一是孔子身后走红,大家都要打他的牌;二是更因为谁注释就掺进谁的意志,打上谁的烙印,变成为己所用。南怀瑾的讲述,虽然强调“以经解经”、“经史合参”,实际上也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南怀瑾因《论语别裁》而成名,此书粉丝甚多,拍板砖的也大有人在。南怀瑾当初在台湾蹿红,得力于当时的政治背景——蒋介石在大陆战败,退守台湾,反攻无望,人心惶惶,渴望有一种文化出来,尤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既填补心灵的空虚,又得着精神的安慰。《论语别裁》就正好充当了这种心灵的安慰剂(孔学乃至传统儒、道、释的重心,即在于如何做人,提高一己的精神境界)。《论语别裁》以及其他南著日后在大陆风行,同样得力于政治背景——经过“五四”、“文革”等一系列砸烂孔家店的政治运动,年轻读者对传统文化已十分隔膜,经南怀瑾“古为今用”(他本人不承认这一点)的一解释,觉得十分新鲜,十分刺激。为什么又会引爆那么多人的反对?这里有学术交锋,如李敖、张中行的批评;这里也有文化导向——南怀瑾认为孔学“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此论一出,自然要招惹物议。

      南怀瑾不仅是学者,更是行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抱定一个宗旨: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再回大陆,一直在为重建中国文化奔走、呼号。他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迄今为止,南怀瑾已出版各种撰述三十余种,并译成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流通。在他身边,聚拢起不亚于孔门三千弟子的信徒,进而形成庞大的传播网,乃至产业链。

      南怀瑾的“行”,还表现在大事不糊涂,他认定只有一个中国,并为海峡两岸的会谈穿针引线,献计献策。传闻说,1990年9月8日,南怀瑾在台北面见李登辉,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多小时,说古道今,纵论天下,晓以“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义。会谈结束,李登辉送南怀瑾到门口,问他还有什么吩咐,南怀瑾答:“我希望你不要做历史的罪人。” 南怀瑾令笔者敬佩的,还有他一贯的慎独自律。举其大者,他为修建“金温铁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个公司,许多人都想挤进去,包括他在老家的子孙、亲友。南怀瑾铁面无私,一概拒绝。举其小者,南怀瑾对学术界的争论没有兴趣,但对文章中的硬伤,则是闻错即改,绝不马虎。曾有人在报刊撰文,指出他在一本书中,将成语“履践踊贵”解释错了,南怀瑾得知后,火速通知出版社,停止发行,立即对有关段落进行修改。并派人找到指出他错误的作者,当面表示感谢。

      南怀瑾不以著述为私有,他崇奉取之天地还诸天地。在台湾时,他就为出版立下了五个“不”:不做促销广告、不请名人写序、不登自己的照片、不追究盗版、不把自己的著作权留给后代。

      清人赵翼有言:“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南怀瑾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必然。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