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陈劲松: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
    陈劲松: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
    • 作者:陈劲松 更新时间:2012-08-17 05:03:5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79

     

      三百年前的某个夜晚,古老西藏的圣城拉萨,星空朗朗似河,月光皎洁如水。就在这个晚上,一位普通而又神秘的男子,与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默然邂逅。她那美丽的容颜与神情让人难以忘怀,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位男子的心里和梦里。佛说,“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男子因此无法释然,期待着与这位月亮少女能够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于是,便有了这首在西藏人人都能吟诵的诗句:“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就冉冉浮现在我心田”。是追忆月亮少女还是另有情愫,是一个浪漫传说还是一个古代版廊桥遗梦?今天的人们已无从确认。

      而那位神秘人物,不是别人,据说是西藏第六世**喇嘛——仓央嘉措。史料记载,这位身世与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喇嘛,不仅是西藏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宗教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仓央嘉措成长的时代,恰值西藏政治动荡,内外各种矛盾接连不断地开始出现之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实在令仓央嘉措感到“失望”,遂变得懒散起来,且喜好游乐,放荡不羁。当然,以上只是部分史料文字。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位诗酒风流的一代才子喇嘛,在三百年前的西藏是一个多么耀眼而独特的人物。他的谜一样神秘的身世,他的酒一般浓郁的才情,他的漩涡一般复杂的内心世界,或者静如止水般的内心世界——这,诚然都只是我武断的揣测。三百年的光阴,恍如佛理中的轮回,倏忽一瞬间。此时此刻的我,无意于考证仓央嘉措作为一代佛教宗师的杰出贡献,他的布施恩泽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让我无比敬畏——但,我似乎更愿意面对一个作为诗人的仓央嘉措。写诗的仓央嘉措是位性情中人,有血有肉,此时的他,不再是神秘的喇嘛,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领袖。他也有七情,他也有六欲,富有诗意与感性的仓央嘉措,是否无心向佛则不得而知,也许于他而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他所追求的一种参悟境界。俗话说,大智若愚,大美无言。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善之人,也未必是整天熟稔佛珠恪守清规的信徒。

      历史永远只是历史,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河流而远逝。但历史中的某些人物,却可能因缘际会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些许痕迹,仿佛璀璨夜空下的流星,虽然只是灿烂的一瞬,却也有着无尽的光芒。譬如仓央嘉措。今天的凡夫俗子们,鲜有知道三百年前的华夏大地,还有一位喜饮酒善作诗的喇嘛。这或许不是常人的错。毕竟,那已成历史,离这个物欲充斥的现代世界,似乎有些遥远。但我还是想说,记住仓央嘉措,并不是要像他一般参悟修行,亦不是要像他一样痴心多情。读他的情诗,只是为了感受一份忠贞温暖的爱情。早在两千年前,《诗经》就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人评曰,此乃言后妃之德诗也。尽管孟子说“食色,性也”,但穿越古今数千年而绵绵不绝的爱情,毕竟还有它伟大而美丽的一面。无论是喜是悲,总有动人之处,总有无价之实,而值得我们去感动,去歌颂。

      仓央嘉措的死也是一个谜,这并不妨碍我读他的诗。他的诗多是情诗,这在看破红尘、六根清净的僧人们看来,无疑是孽缘,是凡心未改,不曾参悟得真佛。但在我看来,仓央嘉措其实只是一个爱的布道者,他以诗歌的语言,告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爱情的令人憧憬向往之处,他的许多诗歌,简直就是一句句爱的箴言。譬如他的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多么睿智的语言!字里行间又透着多少的因果缘由!而这,不正是佛理中的所谓偈言吗?爱情的力量何其大也!但我们又有多少人曾参悟透彻爱的含义?在仓央嘉措眼中,爱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更是一份责任。我们有爱的权利,更有爱的承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此,便是真爱。

      仓央嘉措,藏语意思为“音律之海”。这究竟只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冥冥之中注定这位喇嘛的命运不同寻常?擅长音律的仓央嘉措显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另类,他只是在三百年前的那座寺宇里,默默地诵经,默默地写诗,写一些后人不断传颂的情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俗世中,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将爱情看得如此圣洁,如此凝重,又有多少人会万般珍惜。当我偶然间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确信自己就是仓央嘉措的一位知音,在三百年后与他相遇,不为参悟,只为一个郑重的誓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