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刘德安:读书是一生的事
    刘德安:读书是一生的事
    • 作者:刘德安 更新时间:2024-04-15 09:50:55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2727


    古今中外书籍浩如烟海,关于读书的书也很多。人生有限,既使每一天手不释卷,也读不完。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大学读课本,工作了读和职业相关的书,闲暇时间读喜欢的书。对读书人来说似乎总有读不完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和考试无关,和评职称无关,甚至也不完全为了写作。尤其是年龄大了退出职场后,读书完全成为无功利性的一件事,一个悠闲状态下的一种生活状态,退休几年已读了三百本多书。年轻时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也许有人会问,年龄都那么大了,为何还每天这样用功读书?回答: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保持探索精神和好奇心,让时间不荒废,精神不空虚,思维不凝滞,从而达到对生活的理性判断。同时也是“精神养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胡适先生说,“哪怕真理有千万条,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每当看一本新书,又知道了一个新知识,明白一个新道理,都会感到欣慰。读书对写作的人当然更重要。鲁迅先生就说:“不读书如何写作”。

    读书就要有书,几十年来购买了近四千册书,涵盖古今中外,文史哲美等。很多年的周末不是在书店,就是在去书店的路上。最多一年购书187本。记得小学时读的第一本小说是《水浒传》,第一本童话是《大林和小林》。几十年来购买收藏了古今中外书籍近4000册,涵盖文史哲美等,满满八个书柜装满了书,书房到处散落着书。有了自己的藏书和书房,所以很少去图书馆。那年从西安南下海南,一千多册书不便携带,留在故乡,多年以后,已散失了。现在的几千册书都是来海南后省吃俭用购买的,小说,诗歌,历史,散文传记。最重要的是著名作家的全集《鲁迅全集》《莎士比亚全集》《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大百科全书》和《红楼梦》十余种版本,以及名人著作。有人问我,你买几千册书要花多少钱?我说,没有精确统计过,但粗略计算所花的钱应是买一辆中档小汽车的钱。获得过“海南省第一届读书月“首届十大藏书家庭”称号。

    多年读书有些心得,写过很多篇书评和关于读书的随笔。我的一篇关于读书的随笔《阅读的喜悦》,提出读书要有广度,深度,精度,高度,密度。这篇随笔还获得了海南省好新闻副刊作品三等奖。一篇写海口书店和海口读书生活的散文《踏着书的阶梯》,还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

    不同的人读书的方法习惯不同,读书要广泛,阅读量要足够多,读书量大,获取的知识多;深,某个领域深钻研,达到研究的程度;精,读已有定评经典;高,读具有真知卓见的原创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阅读史”,年轻时读诗,读散文,读小说,读人物传记,年龄大了读历史,哲学,读宗教。按自己的兴趣读书,也很重要,尽管不是经典,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书,那么,这样的书就是你“个人阅读史”中的“经典”,那怕是无名作者写的。经典是经过千百年岁月沉淀出来的,公认的。对于经典要泛读,精读,抄读,才记忆深刻。经典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同一本经典不同年龄读都会有不同的新的发现,感悟和收获。几十年读《红楼梦》五遍了,每次都有新体会,还写了一本随笔集《红楼寻梦》,现在闲暇时还在读《红楼梦》。《鲁迅全集》读了三遍,每次都有新感悟,写了两本关于鲁迅的书《高度与绝响》和《历史与灵魂深处的回声》。退休后,因视力问题,每天只能读两个小时的书。

    读书自然有方法。每个人读书习惯和方法不同。年轻时读书不喜欢看序,直接跳过读正文,也很少读后记,以及释文,后来才意识到序和后记、释文的重要性,慢慢养成读书先读序,可以从中了解内容,后记则可以知道写作过程。读书的“释文”也很重要。《鲁迅全集》有释文5万多条,200万字,内容丰富,包含文史哲,如同百科全书。借助书的作者读书也是一种方法。,一本学术著作,历史著作,会引用很多资料,这些引用的资料的出处,会让我们知道很多书。比如,一本千页的历史著作,竟引用了1800种书,着实让人惊讶。从引用的书里间接可以知道很多知识。读书再就是要融汇贯通,把古今中外,文史哲,融汇贯通,对于读书很重要,很多知识领域都是相通的。融合贯通才可能有更大的收获。延伸读书,也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法,所谓延伸阅读就是围绕研究中心,读相关的书,比如我在写关于鲁迅的书时,就读了和鲁迅相关的人物传记,历史书几十册,上千万字。还比如写和鲁迅有关的郁达夫时,就读了郁达夫的传记、小说集、散文集,古体,日记、年谱,全面深入了解了郁达夫。这也是延伸阅读,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一个作家。对照阅读,围绕一个问题,把几种书对照着读,正反观点的书都读,最后得出自己结论,才会有真正的收获。读书最重要的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弄明白。这就是要多思考,敢疑问,提出问题,多参悟。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读书时要 做到的。读书要做到像鲁迅先生那样做到四到:“心到,眼到,口到。”在书上画的问号越多,证明是用心了,读进去了,有了自己的思考。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是  古人读书经验。   走出书房,行走于天地间,亲身感受大自然,山川万物,名胜古迹,文化遗存。“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获取知识,行万里路让书中知识活起来,得到更深刻的印象。为写关于鲁迅的书《历史与灵魂深处的回声》,我四次独自远行,行程万里,到鲁迅的故乡绍兴,走遍了鲁迅生活过的七个城市,亲眼看到了在书中看过多遍的遗存,收获颇大。始信读万卷书,必走万里路。

    现在生存压力大有人说没时间读书,这也是实情。其实,对读书人来说,每天读两小时书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如果坚持每天读50页,一天一年就可读18250页,按300页一本书,也有60多本,1000万字了。只要喜欢,时间还是有的。  闲暇时,睡觉前,高铁上,飞机上,   都是读书的时候。  逛书店也是一种读书形式,虽说现在大多数人喜欢网上阅读,看电子书。但我依然喜欢实体书店 。闲暇时去书店浏览,看看有什么新书,那些名家又出了新作,出版界流行什么题材?选择喜欢的书买一两本,或不买的书,翻看序的介绍和内容也会有收获。 和人一样,读书也有个缘分,该遇到的书总会结缘。有的书寻找十几年才买到,得到自己寻觅已久的书,有如获至宝之感。                          

    环视书房中的藏书,颇有成就感和自豪。南朝李谧说:“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城。”喜欢精装书,线装书和有插图的书,把书的装帧做成精装,一般是经典名著或重要的书。大凡有插图的书,也都是题材比较重要,或名著,如刘旦宅给《红楼梦》的插图,丰子恺给《鲁迅小说集》的插图。现在有插图的书很少,因为成本高。古典线装书,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繁体,竖排,宣纸,古色古香,但价格不菲。几千册书中,不同时期的《鲁迅全集》,十多种《红楼梦》影印版本,全套1

    2 卷的《新青年》杂志重印本等,都是书房之宝。 当然还收藏一些很少见的珍本书。          

    读书是读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只是在“读书日”,“读书月”,读书节才买书、读书。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一件私人化的事,读到什么程度,有多大收获,对自己有多大影响,全靠自己。写作也是如此。

    读书与年龄大小无关,与从事什么职业无关,也与贫富无关。读书的目的,可以是进步的阶梯;可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可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读书最终还是修炼自己,让精神有高度,让思想有深度,让灵魂丰满,让自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让生活充实,做一个真正的人。开卷有益,书是忠实的朋友,永远不会背叛读书人。没有一本书会白读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的书会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气质和行为里。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想遇到的人;我想说,读书也是为了遇到好的自己。读书不是一时的事,读书是一生的事。几十年读书,有了自己的书房,在书房度过了春夏秋冬,自撰《书房铭》一篇:书房不大,满室馨香。文房四宝,兰亭流觞。桌上清供,雅致别样。书柜内外,典籍叠放。中外古今,文史哲强。诗词曲赋,大家华章。全集罗列,名著辉煌。藏书四千,墨香芬芳。晨诵经典,夜临帖行。俯读仰思,敢有疑想。穿越千年,宇宙苍茫。得遇前贤,追问真相。释卷不懈,读思相长。效法圣贤,知行无疆。读有心得,笔耕纸上。学问专注研“鲁”喜“红”。著文作诗,灵魂回响。春种夏收,撰书十样。坚持己见, 敞开思想。静居不寂,孤独可享。红尘纷扰,清心有光。所善之地,惟有书房”。此一文也算是读书的感想吧。(此文获海口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2023年读书征文二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