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郑永涛:串门吃饭
    郑永涛:串门吃饭
    • 作者:郑永涛 更新时间:2019-10-08 08:35:55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32

     在城里住久了,便会怀念住在乡下的日子。怀念乡下美丽的田园风光,怀念乡下缓慢的生活节奏,更怀念乡下浓浓的人情味。每当在小区里听到“嘭”的一声绝情的关门声,便会想起乡下邻里之间每日必不可少的串门的情景。是的,在城市里对门不相识,在乡下却是每日必串门,甚或吃饭时邻里之间也是要走一走、串一串的。这是乡下很独特的一道人情风景线。

     农忙的时节,必会串门。庄稼的成熟程度需要对比,自家没有的农具需要借用,收庄稼时的大活计需要联手,种上庄稼后浇地的机井需要排号,诸如此类,农忙的时候,都得充分利用吃饭时间沟通、协商、敲定。于是,端出青花大瓷碗舀上饭,胡乱扒拉几口菜便急匆匆地出门了。正值饭点的时候,邻居家通常也在吃饭,于是便坐到邻居家的石墩上,或者圪蹴在地上,也或者就直接入了邻居家的饭桌吃起饭、说起事来。此时的吃饭,正事夹杂着闲话,语言混合着米粒,吃饭吃得像开会,大门外都能听得见。不过,一碗饭下来,一些重要的事往往就定了下来。不过,一碗饭下肚,作为主人的邻居不会让你空着碗,都会热情地给你盛满饭菜,直到你吃饱才会罢休,谦让也没有用。

     农闲的时候,也少不了串门。平日里忙碌的农人,难以习惯长时间的农闲。于是,吃饭的时候,便常常会端上饭菜走门串户,有时甚至会全家结队串门。出发的时候,还会顺手捎上自家独产的瓜果李枣给邻居品尝。到了邻居家,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些土地收成、新病旧疾,抑或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大家闲散地吃着、聊着,往往便会忘记了时间,吃饭常常吃到半晌,回家的时候也常常会带着邻居回赠的吃食。如果是晚饭,又碰巧几家大人孩子凑到了一起,便会在油灯之下说起古来,一直说到月儿偏西,半夜鸡叫。于是,大家便在意犹未尽之中,各自走回家去。

     乡下的串门吃饭,沟通了农事,联络了感情,消除了寂寞,是农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关于串门吃饭,也还有着不少的趣闻。有的惦记着庄稼的成熟程度,端着饭碗一直就走到了庄稼地;有的邻里两家大人早有心意,于是便在媒人的撮合下,吃着饭便将孩子的婚事给定了下来;有的邻里两头性子烈,吃着饭抬起杠来,双方互不相让,闹得摔碗掀桌子;有的嘴快话多,一碗饭下来能串半条街,因而也就成了村里消息最灵通的人……

     小时候,我家常常有邻居端着饭菜来串门,我有时也会端着饭菜到邻居家里串门吃饭。在大人们稠稠的话语中,我总能感受到一股暖流在心头流淌,总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在村庄上空飘荡。只是,这串门吃饭的情景,我已有多年未再见到了。

     我家的老邻居,你家的饭菜,做好了么……



    郑永涛,笔名土生,男,1984年生,河北邯郸人,毕业于江西大宇学院中文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语文学习报》、《作文周刊》、《河北日报》、《河北法制报》、《河北农民报》等多家报刊。曾在北京空军某部服役。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