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我读论语
    我读论语
    • 作者:西门惊尘 更新时间:2010-02-28 03:25:06 来源:东方文学图书出版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956
      读书何为?学为人而已!人之一生,只在践行一“人”字。怎样做好这个人?通过一部《论语》,孔夫子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颜回的回答,人要克己复礼!当然,孔夫子所主张的“礼”指的是已经被历史风化,就要土崩瓦解的等级制度。不过我们从现代视角来看,将“礼”定义为礼貌,礼节,礼仪等等,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感悟。要达到礼的境界,前提是要“克己”。克制自己,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多少人迷失了自我?有多少人找不到了人生的航标?有多少人深陷于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又有多少人被这股毒流冲得无影无踪?但我们看,颜回做到了。在舞榭歌台灯红酒绿之时,他却独处陋巷,一瓢饮,一斗羹。他人不堪其忧,而颜回却泰然处之,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们的确应该学学颜回,在这被欲望充斥的世界里,放下匆匆的脚步,克制自己,让自己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纵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还是让我们从迷茫中找回自己,找到自己的风向标,找回那充满诗意的栖居!
      
      举一反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中自然流露孔子对学生们的要求:主动学习,举一反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给我们指出了学习的正确方法和态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从孔老夫子那里学到点什么。也许我们都会背诵:“三人行,必有我是焉。”但在这大师云集,藏书浩如烟海的大学,有谁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有谁能够“择善而从”?在这自由宽松的大学,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求我所好,去探索我们感兴趣的任何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博学笃志,“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学习就应该举一反三,而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灌输。学习要时常温习,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还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资聪慧的人,也要认真向他人请教。活到老,学到老。就像孔夫子,注春秋,编诗三百,一部易经,韦编三绝,却仍放不下手......举一反三,是要学会活学活用,要懂得变通。学习更重要的是一种脚踏实地,严谨治学的态度,从孔子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从心而出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对于孝,孔子认为侍奉父母时保持着敬爱和悦的神色,即从心而出的孝才是真正的孝。从小我们就懂得对父母孝顺,可是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色难,这看似最简单的要求,又有多少人能践行?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黑丝变成了白发,岁月将那曾经的容颜划上了深深的痕迹,父母的被已被生活压弯了腰......其实父母期望我们的并不多,有时,他们只需要我们的一声问候,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轻轻的拥抱,他们只希望儿女们能够幸福.......不要说你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有多深,不要埋怨父母有多么的不理解你,还是多替他们考虑一下吧!孝,要从心而出。不要不好意思,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对我们的父母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喊出我们对自己曾经的无知的歉疚,喊出我们埋藏在心底十几年不曾说出的爱!孝,从我们的心底而生,让我们用真心去对待父母,始终怀着那可感恩的心,做一个孝顺的子女。
      
      《论语》,向我们展现了一代圣人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操。跟随圣人的步伐,昂首于天地之间,我们的心灵必也会随之高大。
      
      翻开《论语》,任凭仁礼的狂风在心中一次次激荡波澜……
      
      每当读论语之时,总会感到心暖暖的。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有着一股暖流充溢全身,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感动于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怕是不再有第二个如此执着于心中理想的人了。自幼受到礼乐教化熏陶的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便也深深地驻根于这位圣人心中。学而优则仕,孔子就是要达则兼济天下。从一个看管仓库的小吏,苦苦等待,终于做到了鲁国的司寇。这个机会让他等了整整五十年!孔子竭其才华,施其仁政,将鲁国大治。然而当权者昏庸无道,对孔子猜忌怀疑,加以排斥。无奈,孔子忍着满腔治国热情奔波于各国之间,去鲁使卫,去卫使陈,自陈返卫,去卫使宋。此时迷途的孔子,正如丧家狗般落魄。他多么希望能有一片让自己施展抱负的屋檐啊!在周而复始的游说行走中四处碰壁,他却丝毫不放弃,只因心中牢记百姓疾苦,才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凤不现世,河不出图,孔子失望于天下无道,但决不放弃!孔子,正如那茫茫黑暗中的一柄残烛,随风摇曳,但他却照亮了我们今后五千年的历史,穿越了岁月,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变成了永恒!
      
      一股暖流涌入。
      
      感动于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春秋,大乱的时代。在各国君主竭其所能的实施峻法,涂炭生灵之时,唯独孔子高喊‘仁者爱人”的口号,向严刑峻法发起了挑战。百姓为本,君主要以德治国,以礼治国。这种境界,深受周礼影响,但孔子并不是一味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膜拜周礼不是阻碍思想的进步,而是不能容忍道德的退步!为证以刑,需要驯服的是千万桀骜的民心,为证以德呢?只需要约束自己,其身正,便不令而行。政,正也;德,得也。一个浅显的真理,被埋没在利欲风尘中,孔子拨开层层泥沙,发掘出真理,举目却是呼啸而过的战火与昏君。恨只恨生不逢时,却掩盖不了那股正气和仁心!
      
      一股暖流涌入。
      
      感动于孔子的“有教无类”。三十而立,孔子在三十岁那年开始了执教生涯,创办了学堂。他广纳弟子,只要肯学,他就肯授。但又客观的教育,必须人品没问题,对待错误,丝毫不马虎,“小子可鸣鼓而攻之”。每一处师生融洽,气氛活跃的场面,都令我神往。调侃,指正,辩论,谁能想象三千年前的教育模式居然比现在的应试模式先进数倍。弟子围坐在老先生旁,有伴乐,有闲情,谈论各自的志向,岂不是和乐吗?也难怪弟子去世的时候,老先生会恸甚,“天丧予!天丧予!”能这样学习一辈子,不枉啊!弟子三千,成就七十二贤人。从颜回到子由,从曾皙到公西华,从子路到冉有,七十多位贤者求学于孔子,又将其师的言语记录成章,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博学的孔子,一个儒雅的孔子,一个执着淡然的孔子,一个千古无双的伟大智者!
      
      一股暖流涌入。
      
      他的坚定,他的仁德,他的和乐。经过了两千年,阅览了无数江山的兴衰,主导了无数君王的雄略,而现在,这一切在我手中,变得壮阔,变得饱满,必然在两千年之后,人们所仰慕的,还是那个巨人,将背影投射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
      
      如今,我虔诚地翻开《论语》,从一个“90后”的视角阅读。《论语》的博大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作为区区一介书生,从《论语》中学会的是执著的人生信仰和平和的人生态度。
      
      执著,若用《论语》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解释恐怕最为切贴。明知不可为却依旧坚持,一生奔波。孔子乘着那辆吱吱嘎嘎的老牛车,从陈国到鲁国,累累如丧家之犬却不肯停歇。纵观古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英雄志士大有人在。无论是誓死卫国的岳飞、文天祥,还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鲁迅先生,抑或是那些默默无闻为探究未知世界而付出一生的科学家,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之而使之可。那一份执著,是源于内心坚定的信念,对理想实现的渴求。那种为了理想永不放弃的执着给了我震撼的一击。“没有明确的目标,未体验过人生的痛苦,总以为世界围绕着自己而转。”这是社会给我们90后的描述。然而,孔子以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告诉我们:人并不总那么幸运,人的理想并不容易实现,人即使拥有智慧也可能无法立身,只有执著于自己的信仰时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这确实让我获益颇深。
      
      除了执著,我学到的还有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平和。作为儒学创始人,温文儒雅,问礼于老子,面对嘲讽而不为所动,都是基于内心的平和。他就如一位得道的高僧,处变不惊,任万物流转自我浑然不动。当那些礼法上的规矩都融化成生命的习惯后,人便能达到从心所欲,这即是追求礼的最高境界了。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请在我死后,将我葬在我的故乡——瑞典,因为那里具有符合我的气质——平和。”可见,平和极为重要,他告诉我们不要为名利所驱使,用自己的耿直、勤勉、磊落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手捧一杯香茗,品读《论语》,从圣贤由两千多年前传递到今天的字字珠玑的言语中受益。想必圣人在不远处缄默着,微笑着,看我从他们的智慧中感受温暖,学会执著与平和。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