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0-01-15 04:03:33 民族诗歌:民族文化认同与融合
      民族诗歌,一般指称某一特定民族的诗人写作的诗歌。但民族诗歌之所以被指认为民族诗歌,也是因为其诗歌的民族身份,即创作者的民族身份可能决定其诗歌内在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表达。在当代中国,民族诗歌似乎意义更为确定,它主要是指称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诗人的诗歌。...   [阅读全文]
    2010-01-13 06:38:33 当下诗歌写作的出发点
    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中最活跃的样式,也是当下文坛上美学争议最多的领域。冷静审视一番,可以发现,所有的争议都源自出发点的不同。当下诗坛的写作,从总体上看,有三个出发点:一是生命体验的写作出发点。这类诗人的写作,来源于生命感悟,从生命在茫茫时空的各种遭遇来组织创作。...   [阅读全文]
    2010-01-13 03:18:09 我们正在漏走什么
    我们正在漏走什么——解读汤养宗《拧紧的水龙头还在滴水》在诗先锋论坛,一位叫桂中瘟神的诗友告诉我,说汤养宗是现在一位实力非常强的著名诗人,他的诗好得很,推荐给我读。笔者只是初学写字者,自己一个人瞎折腾惯了,所以对朋友的推荐并没太在意。后来,桂中瘟神传给我他所收集...   [阅读全文]
    2010-01-12 11:52:02 写得好比一车厢的私生子――速读宋烈毅近作《鸟瞰》
    读一个人的诗歌或者小说,并借以打发时间,是在现代生活的荒漠中聊以宽慰的事。难的是你能直接在他所建构的世界上行走,甚至跳跃,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你凭什么能在他所建构的世界上行走?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一书中告诉我们只有两条途径可达到:...   [阅读全文]
    2010-01-12 04:44:28 诗歌:最接近太阳的那朵花
      诺奖再次给了一位诗人,可作为一位普通诗歌爱好者从没有看到赫塔·米勒在中国大陆有其任何出版物。我不想说这种尴尬已不止一次了,我是想问诗歌何以让94%的人失却阅读兴趣?事实上,剩下6%的阅读者大多读古典诗词。  我在读书时,每次作文试题下总有一项要求:体裁不限,诗...   [阅读全文]
    2010-01-11 11:48:32 她从身体抽出一片旷野――读《郑小琼诗选》
    几年前,我在一份由一群打工者自费印刷的民间诗报《打工诗人》上第一次看到“郑小琼”的名字及其诗歌时,我曾经自作主张地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女性化名字的男人,那一个个砺石般坚硬的字句一定出自一双经常紧握工具的粗糙大手。几年后,当“郑小琼”这个名字带着文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含...   [阅读全文]
    2010-01-10 11:57:50 诗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从青年诗人送给我的作品里能看出我们当前诗歌的一种趋势:起点很高,大家写得很努力。感情细腻、语言活泼、捕捉事物时的敏锐和准确,都是过去的诗歌所缺乏的。早些年的朦胧诗,是诗界的一场革命、一大跨越,但是它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那就是诗的意象繁复,内涵过度隐蔽,造成...   [阅读全文]
    2010-01-10 11:33:27 阅读海子:重建审美的人生方式
      2009年纪念海子的活动之多,一方面证明海子的影响力,一方面表明诗歌现象已经行至一个更加明显的社会化的阶段,但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动机:海子本身只是一种纪念符号,犹如二十周年本身一样。在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之中,可能还存在着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事...   [阅读全文]
    2010-01-10 04:44:26 多元共生的上海城市诗歌交响
    一、上海诗歌的历史档案  上海曾是现代新诗创作与出版的重镇,最早发表新诗的《新青年》是在上海编辑发行的;新诗史上第一份诗刊《诗》月刊于1922年1月在上海创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也最先在上海出版;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编辑的《创造》季刊(1922年3月创刊)也是在...   [阅读全文]
    2010-01-04 10:46:48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在非凡时代契合的产物世界散文诗16世纪就开始萌芽,在法国作家蒙田、费奈隆,英国作家培根、德莱蒙德等人的笔下出现。波德莱尔在1860年前后开始发表“小散文诗”,标志着世界散文诗文体的成熟,即世界散文诗已有150年的文体自觉历史。波德莱尔以后,散文诗很...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