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15-08-13 02:45:18 黄灿然:真正的好诗人都比较克制
    记者:眼下最受关注的两个诗人,一个是凭你翻译的随笔集《小于一》的作者布罗茨基,还有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等具有爆炸性的诗歌引起热议的余秀华。严格说来,这两个诗人没什么可比性,但这样一种比较,却可能为当下意见纷呈的“诗歌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的话题,开启一个新的...   [阅读全文]
    2015-03-30 02:21:25 诗歌写作:在“减速”中抵达现实
      ■主持人的话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这个说法好像有点奇怪。诗歌不应该是想象的、超越的、精神性的吗?至少也应该是“到语言为止”的!非也,诗歌当然也必须是现实的——无论是心灵的现实还是物质的现实,当诗歌不与现实对话之时,诗歌也许就失去了其飞翔和超越的基石。现...   [阅读全文]
    2015-02-02 05:02:36 姜涛:一个诗人的内战
    近三十年来,作为新诗现代化的典范,有关诗人穆旦的讨论持续不绝,其形象甚至有被过度“消费”之嫌。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穆旦作为一个话题,真的已被穷尽,被穷尽的或许只是讨论的方式、方法,抑或背后关切的问题。比如,王佐良写于一九四六年的文章《一个中国诗人》,在穆旦研究...   [阅读全文]
    2015-01-26 04:09:40 2014年诗歌:如何奉献一部诗篇
      2014年的中国诗歌一方面是“繁荣”而喧嚣的诗歌现场,另一方面却是诗歌刊物的销量不断走低,大众对诗歌的“圈子化”、“精英化”、“小众化”、“自我窄化”的诸多不满,“诗歌正在离我们远去”的质疑之声犹在耳边。  无论诗歌被业内认为多么繁荣和具有重要性,总会有人对诗...   [阅读全文]
    2015-01-23 06:32:02 这个时代对诗人仍然残酷无情
    余秀华的诗一夜刷屏。诗总是因为事件、话题而受到关注,这让我感到无聊和厌烦。我不想谈论任何现象,我之所以写这篇,觉得有必要谈,是因为我想谈一谈诗。先厘清几个问题,说出我自己的看法。1.余秀华的诗不是心灵鸡汤。那些认为她的诗是心灵鸡汤的人,或者因为不会看诗,或者因为...   [阅读全文]
    2014-12-17 03:03:28 由实入虚:郑敏诗歌的晚年转型
    诗歌史上不乏向晚愈明的诗人,但在六十岁后诗风发生重大变化的却很罕见。郑敏早在二十多岁时就以其哲思和意象兼美的作品饮誉诗坛。八十年代,当年轻一代的诗人惊讶于郑敏等九叶派诗人在四十年代达到的高度时,搁笔三十年之久的她在短暂的适应之后,不但恢复了创造的激情,而且找到...   [阅读全文]
    2014-11-24 03:06:36 诗人陈超之死:虚无的大海是他最终的归宿
    送别11月2日,华北平原告别数日的阴霾,天空明净,阳光灿烂。来自各地的人们奔赴石家庄,为陈超送行。这些人,有陈超的学生,有素不相识的市民,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遗体告别仪式前,诗人们在殡仪馆的院子里朗诵陈超的诗。以诗歌批评家享誉诗坛的陈超,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阅读全文]
    2014-11-20 04:00:18 纪念与缅怀――读陈超先生的三首诗
    灵魂的声音——读陈超《风车》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谈论灵魂是奢侈的。在功利至上者那里,灵魂的有无尚且是一个问题,更何况那些在底层挣扎的沉默的大多数。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尴尬便回避这个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人类的守夜人,诗人陈超正视这个深层的生命追问,并做出...   [阅读全文]
    2014-11-17 03:48:29 诗品、人品、作品
      在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之际,我省中年诗人吴兴杰的新诗集《诗路话语》一书,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精心打造出版,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公开发行。此书以诗歌,散文,五言、七律等艺术行态,实录了中国西部千里核爆炸区原子弹的研发、实验、爆炸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14-10-21 02:05:21 孙文涛:走近农民诗人王德席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