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评论集《文学的行间距》由作家社出版
				   
				   - 作者:东文  更新时间:2016-01-04 04:00:39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3267次 
 
				 
				[导读]
	
		
			
				
					
						
					
					
						
					
					
						
目录
总序:袁鹰1
序:梁鸿鹰1
第一辑我论
作为方法的韩少功
——以《暗示》为“中心”的考察3
桃花源里说刀兵
——沈从文与文学“边
		
				
	
		
			
				
					
						 
					 
					
						 
					 
					
						 
 
目录  
 
 
总序:袁鹰1  
序:梁鸿鹰1  
第一辑我论  
作为方法的韩少功  
——以《暗示》为“中心”的考察3  
桃花源里说刀兵  
——沈从文与文学“边地”命题35  
豹,撞碎词语的玻璃  
——欧阳江河近作的“政治”阅读法62  
个人、文化、民族国家之纠缠  
——1935~1943,周作人与中国现代性之联系75  
共生与缝隙  
——《淡淡的晨雾》与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94  
“左翼文学”传统的复苏和它的力量  
——评曹征路的小说《那儿》116  
这一声迟来的道歉  
——《怒目金刚》的一种读法123  
寻找“缝隙”的写作  
——评肖建国的小说《中锋宝》128  
从疗伤到拯救  
——读周大新《安魂》133  
翻译与小说的伪装术  
——评韩少功《赶马的老三》136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思考  
——论王十月140  
欲望时代的“偷窥”文学  
——重读《无雨之城》144  
在谎言面前:沉默还是呐喊  
——评鲁敏《惹尘埃》150  
典故书写与“元诗”叙事  
——徐奕琳的“幻”与“真”153  
苏童短篇小说艺术论157  
第二辑我读  
“底层”:言说的可能及歧路175  
“终结”之处回望“起源”  
——关于《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东亚论》  
的阅读笔记190  
《斯皮瓦克读本》阅读笔记  
——几种可能的读解方式213  
涉渡与回返  
——读《人民文学》“新海外华人作家专号”229  
一个人的读刊:2009~2012
					 
					
						 
					 
					
						 
					 
				 
			 |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